“士氣此點,固不可不慮,但敵情尚且不明,決不可貿然渡永濟渠進戰。”竇建德沉吟說道。
王伏寶問道:“明公,那我軍四萬之眾,就待在阜城、弓高不動?”
竇建德下到堂中,細看了多時沙盤,令道:“五郎所言,‘久駐不戰,恐更傷士氣’,這句話有理。遣兵一部,向漳南北岸,……李善道放言攻我渤海,咱也放個言給他,就說要攻漳南!”
漳南,如前所述,是竇建德和劉黑闥的家鄉,系清河郡的轄縣。此縣現成位處在漳水南岸、永濟渠北岸,在長河、安德兩縣的西南邊。這個縣若被竇建德得之,不僅清河郡或許會生亂,李善道現駐平原郡的兵馬,撤還清河郡的后路,也將會因而受到不小的威脅。
兩軍對壘,當搞不清對方真實意圖是甚么的時候,就等於是陷入了戰場上的被動。
竇建德此策,毋庸多言,乃是試圖化被動為主動之策。
……
“揚言要攻我漳南?”李善道瞅了瞅斥候呈上的情報,摸著短髭,笑將起來。
于志寧說道:“明公,顯是我軍放言要攻渤海此策,竇建德未有相信。故此他兵向漳南,揚言攻我漳南。他這是要與明公來個有來有回。”
“文相兄率部已還,將至清河。漳南縣雖是竇建德的鄉梓,然我先是賑糧,繼而分田,治之以寬柔,民心不在於他,給竇建德攻,他不動用主力,也攻不下來!他此揚言,不必理會。”
于志寧說道:“可是放言攻渤海,以誘竇建德來胡蘇與我軍決戰此策,未有得成啊。明公,我軍現當何以應對?”
“知仁,你代我給竇建德寫一封書信,告訴他,他若攻我漳南,只以一部兵力,他是攻不下來的,我邀請他不如率其主力,我也率我軍主力,共至漳南,以為合戰。”
杜正倫應諾。
薛世雄等都在帳中,薛世雄忍不住問道:“明公,此信何意?”
“信送去阜城之后,粉堆,你便散播風聲,將劉文靜攻我陜縣的消息散播出去。”
薛世雄、于志寧、杜正倫等聞得此言,略微愕然,旋即都明白了李善道之意。
于志寧說道:“明公是欲以此,再誘竇建德來戰?”
“比之佯攻渤海以誘,卻誘未得成,薛公、司馬以為,我再以此來誘,成算幾何?”
薛世雄斟酌了會兒,謹慎地說道:“明公,竇建德自兵駐阜城、弓高,連日來按兵不動,甚為謹重,即便再將劉文靜攻陜縣的消息放出,老夫愚見,他也不見得會肯來戰。”
“他如再不來戰,薛公,諸君,我也沒別的辦法了,我軍只有撤還貴鄉了。”
薛世雄、于志寧聞得他語氣無異,看向李善道,見他神色晏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