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說著可行,實際上他心里邊,卻是暗叫可惜。
相比李靖的此議,魏征“堅守清淇”的建議,更符合他的心意。如果李善道采取了此策,與宇文化及在清淇硬碰硬,首先,憑李善道部的戰斗力、清淇城的地利,宇文化及部肯定會損失不小;其次,他也更能尋到叛投宇文化及的機會,更有把握通過他的反戈一擊,改變戰局。
但是就不說李靖的此策,明顯比魏征的建議更好,就只按他對李善道的了解,他也知道,魏征、李靖不同的建議,李善道必會傾向李靖之議。因而,他心叫可惜,口中附議李靖之策。
“屈突公,你何意?”
屈突通扭臉看了看李靖,眼中盡是欣賞,撫須說道:“聞昔壽光公,嘗贊譽藥師,‘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今觀其謀略,果然壽光公慧眼識才。藥師此策,蓋‘退避三舍’之計也。方今宇文化及部盛而不能持久,我軍少而精堅,此計用於當下,正是合宜!”
“退避三舍”,指的當然就是晉文公退避三舍,最終大敗楚軍之此典故。卻晉文公的“退避三舍”,表面說是為報曩昔他流亡到楚國時,楚王的款待之恩,實則晉文公一代雄主,豈會只因曩昔之恩,而忽略戰略大局?“退避三舍”,實際上是晉文公的“驕敵之計”。
李善道將視線定格在汲縣。
清淇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汲縣的地理位置,卻比清淇更好。
汲縣縣城的北面和西、東兩面的大部分區域,皆被永濟渠、清水包裹,可供敵人進攻的方位,只有城之南面。此是其地理位置的有利之一。汲縣縣城向東一二十里,就是黃河,換言之,亦即汲縣縣城城外的開闊地界較為較窄,敵人難以展開大規模攻勢,這便又就是說,宇文化及部眾再多,兵力再占優勢,也難以在此施展。此是其地理位置的有利之二。
注視汲縣了多時,李善道反復思量,做出了決策。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圣人將動,必有愚色’,藥師此策,恰合此用兵之要津!”李善道環視諸臣,英武之氣,盡顯眉宇間,朗聲說道,“此迎擊宇文化及之進戰,就依藥師此策!我軍退避三舍,撤守汲縣,以驕敵氣,待其自亂,再以精銳反擊!”
頓了下,揉著短髭,他又微微一笑,說道,“不過,話說回來,清淇,卻也不能輕易就放棄。”
魏征問道:“敢問大王,此話何意?”
“清淇雖非決戰之地,我軍若是輕易放棄,不免損我士氣。故而,我意命一部精兵留守清淇,阻擊宇文化及主力南下。一則,不損我士氣;二則,借此也可先磨一磨宇文化及部的銳氣。”
魏征的建議盡管未被采用,李靖的計策,他亦深感高明,因對李善道的決策,并無異議,此刻聞得李善道這話,便問道:“敢問大王,意留何部堅守清淇?”
“留守清淇此任,責任重要,非得善戰之將不可!”李善道言道,一一掃視諸將。
高延霸的個頭最高,生怕被李善道挑到,趕緊一縮肩膀,試圖躲在高曦、蕭裕等人身后。李善道卻未多看他,目光很快就落定在了一人身上。這人四十多歲年紀,相貌清癯,士人也似。
“公,可愿領此任也?”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