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攻營。
依照應對的方略,今日攻營,宇文士及部仍是主攻,不過主攻的方向,不再是城西漢營的營壘,而是營壘間的甬道。宇文士及以部分兵力,攻趙君德等營的正面,而揀選精銳甲士,以輜重車、撞車、弩車等組成為陣,率先猛攻漢營右翼劉豹頭與高開道兩營間的甬道。
數里外的汲縣城頭。
觀戰的李善道等第一時間注意到了隋兵的這點變化。
“大王,此必是通過昨日初戰,宇文化及諸賊察覺到了我甬道之大用,故改變戰法,欲先破我甬道!”屈突通按著扶欄,瞇著眼,盡力地眺望,——他年紀大了,眼力不如當年,說道。
李善道摸著短髭,笑道:“只是宇文化及不知,老將軍早已料到了他這點,甬道內外,早已布下重重機關與伏兵,只待其自投羅網。老將軍智謀,豈宇文化及所能窺測?”
“老將軍”,說的當然便是屈突通。
甬道,是屈突通提的建議,他自不會只提“建”,想不到“保”。
旁從的李靖等將、魏征等人,紛紛捧場微笑。
城北、城東諸營,現也戰火紛飛,但諸人清楚,這兩處的敵攻,只是牽制罷了,故諸人目光,齊注城西漢營。只見護城河外,弧形的城西諸營最右側,劉豹頭與高開道兩營間的甬道處,燦爛的上午陽光下,塵土飛揚,隋兵的精銳甲士組成前后三個方陣,正由號旗組織著,頂著甬道箭樓上射下的箭矢,次第殺向甬道,鼓聲震耳,輜重車、包鐵的撞車如猛獸,弩箭如雨。
這段甬道,約三里多長,不到四里。
宇文士及選擇進攻的位置,是其中段。
中段這個地方,離左右兩邊的高開道、劉豹頭營較遠,系最薄弱的環節。
甬道后方,是護城河,前方是一片開闊地。原本這片開闊地中的野樹、灌木、雜草等,一則為保證視野不受阻礙,二則為不使野樹等為宇文化及部砍伐利用,早被漢軍兵士清除干凈。
這個時候,無論是遠處汲縣城頭的李善道等,抑或這段甬道角樓上的漢軍箭手、又或兩側高開道與劉豹頭,乃及趙君德等營中的將士,都能清晰地看到這三個方陣的隋兵甲士的動向。
趙君德營中,望樓上的將旗來回擺動,向劉豹頭、高開道兩營下達旗語命令。
劉豹頭、高開道兩營間的這條甬道,連接的雖是他們兩營,負責守衛的也分是他們兩營的精卒,共計三百人,但臨戰打仗,忌令出多門,因而這條甬道的守兵,歸劉豹頭統一指揮。遙見到趙君德的旗令,——戰前劉豹頭等各營漢軍將士對怎么守甬道也都有反復演練,劉豹頭立即依令行事。在他的望樓上,很快地升起了幾面黑旗,同時,戰鼓敲出了三長兩短的信號。
隨著黑旗升起、戰鼓令下,霎時間,甬道外側的暗孔中射出密集的利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