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鄭氏的共祖為后燕時的太子詹事鄭溫。
鄭溫三子,分成了其族三支,這三子被他們的子裔各號“北祖”、“中祖”、“南祖”。
三支之下,又各分數房。鄭氏北祖名叫鄭曄,是鄭溫長子,其有六子,他這一支,便共六房,一子一房。“洞林公”,系鄭曄的第三子,他這一房,號第三房,又以其名,號“洞林房”。如前所述,鄭元璹就是出自“洞林房”,是鄭洞林的直系子孫,是鄭洞林的五代孫。
卻這滎陽鄭氏,三支子孫,北祖這一支最盛,南祖這一支次之。
北祖六房,其余五房不提,只說第三房洞林房,誠如鄭颋所言,的確是由北魏而隋,世代簪纓,最低的官職都是一郡太守,太常卿、中書令、司空等等朝中顯職也都不乏。
必須得說,薛世雄請調鄭元璹為其與李密爭奪滎陽士心的佐助,確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李密聽了鄭颋的回答,撫著胡須,沉吟了片刻,說道:“鄭公,總攻洛陽之當下,滎陽關系我軍后方,至關緊要,斷不容失。如公所言,鄭元璹在滎陽很有名聲,我等就此,不可無有應對。我意,便勞公一遭,為我循撫滎陽、山東諸郡,何如?”
鄭元璹是滎陽鄭氏子弟,鄭颋也是。論鄭颋其房的歷代仕宦,不比鄭元璹房差;論當前身份,鄭颋是李密的右長史,——盡管兩人分屬兩個勢力,但地位也比鄭元璹高。用鄭颋循撫滎陽等地,以減輕鄭元璹的影響力,在士心上與李善道抗衡,正是一個對此的極好的應對之策。
卻鄭颋自無拒絕之理,躬身領命。
定下了此事,李密請他還席,重新看向房彥藻等,又一次地征詢房彥藻的意見,說道:“孝朗,祖公的議論和擔憂,深得我心。李善道其雖草莽,儼然小已有雄主之姿。卿對近日河北的這些事,究竟有何看法,何不細說一二,給我,也給在座諸公聽上一聽?”
房彥藻離席起身,恭謹地行了個禮,沒有便就回答李密的點名問話,而是先環視了一圈堂中的眾人,視線停落在一將身上,然后回答李密,說道:“明公,徐大將軍與李善道不僅同鄉,其父徐公現居貴鄉,其姊徐氏現為李善道妾室,舊誼深厚,交往非淺。是以,徐大將軍對李善道其人其性,必比臣等更為了解,對李善道現於河北正在做的這些事,也必比臣等更能有獨到見解。臣愚見,明公何不就先問一問徐大將軍,請徐大將軍說說他的看法?”
他視線停落的這人,二十出頭年紀,坐在單雄信下手,神色恭肅,可不就是徐世績!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了徐世績身上。
李密面帶微笑,目光也投向了徐世績,微不可察地停頓了半瞬,眼光似乎在某一刻變得有些深沉,但很快,他就恢復了常態,溫和地說道:“茂公,左長史說的是,我倒險些把你與李善道同鄉此事給忘了。卿與李善道相熟,想來應對河北近來諸事,別有高見?你說說,就李善道大敗宇文化及、軍政改制、窺我滎陽諸舉,你是何見?”
徐蘭,這個聽說最得李善道寵愛的妃子,是徐世績的親姐。其父徐蓋,現居貴鄉,并亦聽說,李善道待其甚為敬重。這是徐世績家里兩個至親,現與李善道的關系。另外,還有黃君漢降李善道的前車之鑒!徐世績當於此際,迎著李密等的視線,內心深處是何想法、感受?
別人不能知曉。
李密和眾人可以看到的,只是他從容地從席上站起了身,整束了下衣袍,畢恭畢敬地朝著李密行禮,繼之,是他語調平穩的回答。他一開口,就令堂中諸人為之驚訝,李密為之一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