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禁想起秦瓊的勇武,暗忖:“秦瓊這賊廝,萬軍辟易,又有他的內軍驃騎相從,俺們這幾人追上去,怕不是送死?”雖恨得牙癢癢,卻也惜命,不愿莽撞,便就悻悻地勒住馬,恨恨說道,“便宜了這兩個狗賊。罷了!先回去收拾殘兵,權暫出一下老子這口惡氣!”
乃轉而折返,繼續掃蕩潰散的魏軍。
天色漸明,陽光灑在戰場,放眼望去,原野之上盡是馳騁的漢軍騎兵,追殺著孟讓、趙佗、房獻伯、黑社、周君德等各部潰兵,場面浩大壯觀。魏卒或降或死,尸橫遍地。
高延霸勒馬於一處高坡,望此大勝景象,撫摸著虬髯,志得意滿,哈哈大笑。他想起李善道與他講過的關羽威震華夏的故事,便對從騎矜持問道:“諸公,本老公今日大破孟讓,算不算‘威震華夏’?”
從騎連忙奉承,俱皆說道:“此戰過后,大將軍威名必傳遍天下,自是華夏威震!”
高延霸聽得心花怒放,笑聲響徹整個戰場。
……
追殺持續了一夜半日,漢軍人馬俱疲,方才凱旋回太康。
檢點戰果,共殺傷魏軍數千,但因出城追擊的多是騎兵,俘獲不多,僅千余。黑社、周君德被陣斬,楊仲達被生擒。漢軍自身傷亡僅百余人。確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高延霸回到太康縣寺,意氣風發,連許敬宗的阿諛都顧不上聽了,就一疊聲催促從吏鋪紙磨墨,卻是要親給李善道寫捷報奏疏。他識字不多,字跡歪歪扭扭,然正襟危坐,捉筆在手,寫得極為認真:“大王鈞鑒:小奴賴大王洪福,大破孟讓賊眾!燒其糧營,殺黑社、周君德等賊將,擒楊仲達,斬獲數千,己方傷亡百數。唯孟讓、秦瓊被其逃脫,小奴無能,還望大王恕罪!”字里行間,看似謙虛,實則難掩先前一敗之后,於今得以揚眉吐氣的得意。
寫完捷報,他又另修一書與高曦,言辭懇切:“沐陽老兄,俺此大破孟老狗,多賴老兄襲破譙縣,又遣李破虜、獨孤曷來助。捷報已呈大王,你我聯手,必能再為大王立下大功!”隨后傳令,將昨晚斬獲的三成,分給李破虜、獨孤曷等將,以表對高曦的感謝。
……
兩日后,捷報送達白馬。
剛已得黃君漢、王君廓等的河陽捷報,李善道正與諸臣在郡府議事,復得此捷報,覽畢,越發歡喜,便摸著頷下短髭,笑與諸人說道:“丑奴這廝,大破孟讓,卻還向老子請罪。這幅嘴臉,著實欠罵!”說著欠罵,當然不會真的罵他,就下令,命給高延霸下旨,嘉獎其功,并令他打掃完戰場后,不要急於進圍宛丘,先在太康休整部曲,等候指令。
屈突通、薛世雄、李靖、李善仁、侯友懷等皆在堂中,紛紛上前道賀:“恭喜大王!河陽、太康兩戰皆勝,李密已是強弩之末!”帳中一片歡欣。
李善仁趁熱打鐵,再度提出了在獲河陽捷報后,他就提出的建議,進言說道:“阿弟,河陽大勝,太康又捷,魏軍必為之震恐!俺以為,我軍士氣正盛,當下或已到大舉反擊之時?”
上次李善仁提出此議時,李善道就沒同意,這次仍是未有接受,原因也還是上次說的緣故,他搖了搖頭,說道:“兩戰雖勝,然李密屯於管城之主力步騎,猶有數萬之眾,皆是能戰之兵。阿兄,此時言全面反攻,尚嫌過早。”
李善仁便又說道:“阿弟,縱然管城不易急圖,然太康既勝,孟讓即便逃回宛丘后,收攏殘兵,其部也定是士氣低落,難以為繼。則雍丘之圍,是否可以解了?”
李善道沉吟片刻,看向屈突通、薛世雄、李靖等,問道:“公等之意如何?”
屈突通思忖了下,回答說道:“大王,臣以為,大王所言甚是,於今我軍東、西兩翼大勝,雖已占盡優勢,與魏軍對峙的形勢,已然逆轉,但李密主力猶存,故愈是如此,當下愈更應沉住氣,以等待最佳戰機。至於雍丘,臣愚以為,解圍有利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