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眾人散盡,李世民終于逮著機會,問李承乾:“照你方才的說法,后世的士兵,個個都是將帥之才。”
“當然不是,便是未來,資源也是有限的。”李承乾毫不留情的否決,又補充道:“入門是平等的教,一遍又一遍的篩,篩完之后也沒剩幾個人了。各人的悟性有限,能完全掌握也是少之又少。”
“朕就說,人人都是將帥之才,都能夠坐鎮中軍,進行指揮,那仗就沒法打了。”
李承乾道:“人總是說機遇,機遇的確很重要,但當機遇來臨時,能不能抓住機遇,天分也很重要。”
“朕可以肯定,軍中,你這種人,是絕對抓不住機遇的,按照你說的標準,體能這一關,參軍你都不夠格。”
又來了,李承乾聽得耳朵起繭子了。
“父親,臣有一日沒見覺兒了,告辭。”
根本不給皇帝反應的機會,李承乾拔腿就跑。
在這兒聽皇帝pua自己自己體能上的弱雞,李承乾表示,雖然是事實,但他不想聽。
李世民罵了一句“逆子”,不過李承乾已經走遠,聽不到了。
東宮
蘇氏的面容,說的上一句憔悴,嬰兒不會說話,哪里不舒服,只能用哭表達訴求。
原本就放不下孩子,聽孩子哭,就更加放心不下,如此這么一折騰,睡不好,精神不濟,飯也吃不下去,蘇氏肉眼可見的清瘦。
李承乾苦勸無果,索性聽之任之,有句話怎么說,很多人沒苦硬吃,帶娃這種事情,有人幫忙,第一時間脫手,越舍不得,吃苦就越多。
尊重他人命運,放下助人情節!
有了李覺以后,李承乾和李象逐漸疏遠,李覺出生之后,這是第一次,李承乾到宜春殿見李象。
李象慌忙收拾桌案,那一堆亂七八糟的算術手稿,看著十分凌亂。
“你不用拘謹,阿耶待你的心不變,只是迫于現實的壓力,你我父子疏遠,反而是對你的身體保護。”
李象聞言,眼眶一酸,他早就料到有這么一天,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么快。
“過來,阿耶抱抱你。”
李象挪了過去,李承乾將小孩兒抱起來,坐到他懷里:“這些日子,除了晨昏定省,你都沒過來找我,算學上遇到問題怎么辦的?”
“阿耶認識李將仕郎嗎?”
李承乾道:“李淳風?”
出去云游回來了?
“兒在弘文館,偶然遇到李將士郎,他的算術也很厲害,兒可以向他請教。”
李承乾笑道:“你若愿意,為父讓你拜他為師。”
李象道:“兒愿意。”
父親的算術,應該是在李淳風之上,可他不能同父親走的太近,有個師傅教導,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好,改日我親自太史局見李淳風。”
從宜春殿回來,天色漸晚,溫度十分不善良,李承乾命人將碳盆搬的近了些。
少府監造戰船,圖紙沒有錯,但造出來的船,下水不如人意。
具體到底是哪一步錯了,暫時不知道,李承乾仔細研究圖紙,開始復盤問題。
匠人世襲,當初他子承父業,也是主持過造船的,只是時代過于久遠,很多細枝末節,已經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