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輩的帳記在先人頭上,有些失了偏頗,不過倭人先祖一樣不是東西,大唐的官商船只被劫,那么多人被殘忍殺害,幾個在這里裝無辜,扮可憐的倭寇,沒有在其踏上國土的那一刻就地誅殺,還設宴款待,已經是大國的胸襟了,罵幾句怎么了?
“小國百姓,不識禮節,請太子恕罪。”
李承乾暗道:好個能屈能伸,怪不得佩里叩關之后,短時間崛起。
“國土雖小,野心不小,膽子也不小,不然何以戕害我大唐百姓?”
倭國使臣又是方才的說辭:“適才在下已經解釋過了,浪人造次,非我國王和國民之過。”
“天照大神的后裔,預測不了吉兇禍福,管不住手下豺狼?還敢自稱天蝗?不怕人笑掉大牙。”
早在隋煬帝時,倭國對外國書已經自稱日本和天蝗了,只是后來武則天在官方正式承認這兩個稱呼。
倭人對天蝗有著絕對的信仰,這個太子又一次嘲諷他們天蝗無能。
李承乾面帶笑容,靜靜盯著對面的倭人使臣,欣賞著對方吞了蒼蠅一般的表情。
可惜了,科技達不到東渡的需求,不然的話,怎么著也得體驗一把上將訓狗的快樂。
“在下來時,聞聽上邦才禮儀之鄉,太子殿下何以恃強凌弱?”
魏征道:“說到禮儀,我大唐的規矩,這敗軍之將,是要國君親自來長安謝罪,你們不敬大唐皇帝在前,冒犯大唐太子在后,還敢說禮儀二字?”
“我等初來乍到,許多事情難免不周到之處,這也是人之常情,還請上邦恕罪。”
魏征道:“我國人素來恩仇必較,你們無端挑釁,殺害我大唐百姓在前,后又冒犯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有心也好,無意也罷,冒犯就是冒犯,我們不愿意容忍你們的冒犯,這也是人之常情,請你們受著。”
李承乾有些想念杜荷,那個天生陰陽圣體,今天杜荷要是在這里,話肯定說的更刻薄難聽,奈何他終究是沒那個天分,學不來,不然的話他一定要罵爽。
繼續這樣下去,于己身全然沒有好處,倭國使臣馬上轉變策略。
“我國上下神往上邦風采已久,這一次來,是求上邦垂憐,降下恩德,弘揚我國,大恩大德,我國上下沒齒難忘。”
李世民道:“光武帝時你們來朝,光武帝賜下國名和衣冠,以及無數珍寶。可是你們的報答,就是搶掠我大唐官商船只,殺害我大唐百姓?大恩大德,無以為報,所以恩將仇報?”
倭國使臣再次聲明:“皇帝陛下,浪人尋釁,國王不知道。”
李世民冷哼一聲,就不能找個別的借口?
“自己治下的百姓都約束不了,使臣的意思,你們的國王就是個廢物,你憑什么認為,朕會給一個廢物降下恩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