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默默給皇帝豎了個大拇指,罵得好,繼續,不要停。
天蝗被罵,可算是捅到了倭人的痛處,那倭人使臣的表情肉眼可見的猙獰起來。
不過,倭人是出了名的“躬匠精神”,連天蝗都可以當狗,使臣鞠躬算什么?
“啟稟上邦皇帝,我國國土寬廣,國王即便是天照大神之后,也有不周到之處。”
李承乾心下忍不住吐槽:國土寬廣,沒來大唐之前,見識少可以理解,來大唐之后是怎么說出口的?華夏的春秋戰國,那叫列國伐交頻頻。倭國的戰國時代,就是村戰或者區戰,還國土寬廣?
李世民聞言,輕笑一聲,看向眾大臣:“看樣子,神也是什么想看了就看什么,慣會自欺欺人,不自欺欺神。”
皇帝對倭人的厭惡程度遠超給大唐留下便橋之恥的突厥,大臣們不知曉內情,但皇帝發來了開團的邀請,內情如何不重要,跟上陛下的步伐,開團最重要。
房玄齡舉杯詢問:“依照使臣的意思,你們國王讓你們心悅誠服?”
總算有個頌揚天蝗的話題,倭人使臣趕緊說:“是,我國百姓對國王心悅誠服。”
李承乾輕笑,房玄齡在這里挖坑,這使臣腦袋明顯沒轉過來,一頭鉆進去了。
房玄齡笑意深深,悠然開口:“那就怪了,既然心悅誠服,做事情之前,怎會不提前向你們國王請示?可見這心悅誠服,實在沒幾分真心,假的很啊!”
倭人使臣只能繼續否認,可一否認就掉入房玄齡另一個陷阱:“使臣否決,就是說,浪人做的那些事情,就算不曾在明面上奏稟你們國王,私下里也是告知過的。你們國王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做了,這般明目張膽的惡毒與愚蠢,難為使臣在這里開脫,換做老夫坐在使臣的位置,此刻不能撕下臉皮,從此再不見人了,斷做不到像使臣這般侃侃而談。”
李承乾暗道:不愧是文化人,罵人厚臉皮都這么文雅。
打了這么久的太極,倭人使臣明白了,中原大國非常記仇,他說的越多,錯的越多,果斷的閉嘴了。
宴會結束之后,李世民單獨留下李承乾。
“你說倭國盛產白銀,是不是真的?”
“真的。”
李世民又問了一遍:“承乾,這是放在邦交上的大事,你確定?”
白銀礦需要開采,島國有白銀礦,可這個時候是否被大規模開采,還是未知的。
“臣可以保證有,但倭人是否大規模開采白銀,這個涉及到臣的知識盲區了。不過,臣知道倭人一個銀礦的具體位置,這個時候還沒被開采,直接點出來就行。”
“未被開采,就這么貿然提及,你覺得我該怎么跟大臣說,讓大臣去跟倭人談條件?”
事情抬到官方層面,一旦認真做起來,就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唐倭之間隔著汪洋大海,這一趟成本不小,不能回本必然會引來朝野的非議。
“道祖托夢!”
“什么?”
李世民懷疑自己聽錯了,這種神乎其神的事情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