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給了具體的銀礦地點,就說是道祖指點他們開采銀礦,為大唐朝貢,同大唐進行貿易往來。從倭人的角度去看,咱們李唐是道祖之后,那么道祖托夢就顯得合情合理。”
李世民思索片刻,問道:“你為什么斷定,倭人會聽你的?”
“因為他們窮,窮則思變。慕強而凌弱,倭人之本性。從國力來說,同大唐的貿易,更能讓他們獲利,有白銀,他們必然會主動發起貿易。”
李世民陷入沉思,半晌開口:“大臣們眼里,多半會想,我根本就懶得理會倭人,所以隨便找個理由打發。”
若是倭人找到了白銀,則證明了李唐受天神庇佑。總而言之一句話,倭人找不到銀礦,大唐不虧。找到了銀礦,大唐名利雙收。
西歐那塊兒,進行海外貿易的,幾乎無一例外,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資源匱乏,國小民貧,生存的壓力,迫使西歐人通過海洋,獲取生存資料。
華夏是一個標準的農業文明,能夠通過土地安全的獲取生存資料,就很少有人去冒險,一句倭國有白銀,空口白話,誰愿意冒那個險?
只有見到了實際的利益,或者當下環境生存不下去的時候,才會有人向前沖。近代如浪如潮的下南洋,闖關東,走西口,都是生存和利益的驅使。
李承乾嘆氣,事到如今,只能賭一把了。就看這個時空,大唐的國運是否眷顧,白銀現世,馬踏櫻花。
說不行,還能刺激華夏先民重視起海權,農業文明的自給自足,華夏先民對海洋的欲望并不強烈,華夏真正開始重視海權,還是近來幾場海上戰爭打出來的教訓。鮮血,讓華夏先民明白,從海上來的敵人,不比從陸上來的敵人好應付,甚至更加棘手。
父子二人商議完倭國白銀之后,天色已經很晚了。
“父親,今日天色已晚,臣要回去歇著了。”
李世民喚了歩輦過來,笑著說:“天色太晚了,你乘坐歩輦回去。”
“不要,坐的太久了,走一會兒活動活動筋骨。”
“別!”李世民直接拒絕:“午后下過雨,路滑,你別再摔了。今日你在宴會上雞蛋里面挑骨頭,這要是明天上不了朝,在東宮養傷,大臣們指不定要在心里怎么編排朕了。”
皇帝多少有些應激了,李承乾笑著說:“怎么會呢?摔傷和受罰留下的傷是不一樣的。”
“大臣們會想,我為了宴會上的事情打你,你不想挨打,所以跑了,結果腳下不穩,把自己摔傷了,最后還是我的錯……”
李世民滿頭黑線,越想越覺得憋屈,直接開口同李承乾說:“要么你今天住在甘露殿,要么乘坐歩輦回去。”
住在甘露殿,晚上會失眠的,就算能睡著,那也是要做噩夢的,李承乾根本不用想,直接麻溜拒絕,不帶猶豫的。
“穆穆上學了,臣要回去檢查他的功課,孩子的教育馬虎不得。”
說完,對著皇帝一拜,也不等皇帝答話,直接溜之大吉。
這般落荒而逃的模樣,李世民失笑,他又不是豺狼虎豹,承乾這兔崽子,防他都快比上防倭人了。
這小兔崽子,是一點兒數都沒有,真以為他不知道,東宮私下里的那些耳目,他沒有拿到完全之數。
不過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求個安靜罷了。
“承乾啊承乾,你可千萬不要玩兒火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