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
張新聽到這個名字,心中先是一驚,隨后大喜。
這可是能讓劉備說出‘恨不與君共成大事’的人!
劉備認證,必屬精品!
在后人的印象中,三分天下之后,魏蜀吳三家各自逮著自家周邊的異族,把他們捶的像孫子一樣。
這點確實沒錯。
然而,在曹丕剛登基那會,鮮卑還很強盛。
柯比能、彌加、素利等鮮卑首領許下盟誓,共抗中原。
就是這個田豫,用分化之計瓦解了鮮卑各個邑落,然后再用拉一派,打一派的法子,把鮮卑人調教的像狗一樣溫順。
鮮卑在他的調教下,對中原王朝一直忠心耿耿。
甚至在八王之亂的前中期,還多次出兵幫助西晉平定叛亂。
可惜我晉實在是太拉胯了。
不僅如此。
青龍二年,也就是公元234年,孫權又雙叒叕親率十萬大軍,攻打曹魏新城。
嗯,沒錯。
孫十萬他又來了
然后就被田豫捶了。
這是個不亞于張遼的,智勇雙全的大將!
“快快請起。”
張新瞬間熱情起來,上前將人扶起。
“扶我了,府君竟然親自扶我了!”
田豫受寵若驚,“府君好年輕啊!”
昔年張新巡縣之時,他曾遠遠看過一眼。
只是那時張新坐于帷幕之中,他看不清真容。
今日一見,驚為天人。
張新看向田豫身后的其他少年,雙手虛托。
“爾等也起來吧。”
“謝府君。”少年們忙道。
張新看向一臉激動的田豫,出于謹慎,還是開口確定了一下。
“卿可有表字?”
“有。”
田豫點點頭,“豫字國讓。”
漁陽,田國讓。
那就沒錯了。
張新仔細打量著他。
田豫的面龐略微還有些青澀,但一雙眼眸十分靈動。
“國讓今年多大了?”張新笑著問道。
“年初之時剛剛加冠。”田豫恭敬道。
剛加冠,就是二十歲。
張新又問:“漁陽距河內足有兩千里之遙,國讓為何不遠千里,來我這里投軍?”
“昔年府君在漁陽時,擊烏桓、破鮮卑、清吏治、施仁政。”
田豫激動道:“幽州百姓皆賴府君威德,方能安居樂業,豫心慕府君已久,只恨當時年幼,無法為府君效力。”
“如今聽聞府君興義兵,誅國賊,便領鄉中少年前來,略獻綿薄之力。”
其余少年亦是齊聲道:“我等愿為府君獻綿薄之力。”
“好,好。”
張新十分開心,看著少年們問道:“軍中很苦,你們受得了嗎?”
“受得了!”
少年們拍著胸脯保證。
張新點點頭,看向王凌,“彥云,國讓他們便暫時歸入你麾下,你好好帶他們熟悉一下軍中。”
“諾。”
王凌應了一聲,看向田豫等人,“諸君隨我來吧。”
田豫等人行禮,跟著王凌去了。
張新看著少年們的背影,面露微笑。
田豫稱呼他為府君,看似是叫錯了,有些無禮。
實際上,這種事在漢時很常見,通常見于故吏與舊主拉近關系之時。
比如張新若是想和劉虞拉關系,就可以自稱漁陽從事,再稱劉虞為州伯。
這和他們倆現在是什么官職沒有關系。
田豫稱他為府君,意思就是:您治下的子民投奔您來了。
這是表達忠誠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