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既是歷史上有名的大將,又有漁陽這條天然的紐帶在,張新自然要好好的培養一番。
就在田豫來投的第三天,南邊忽然冒起滾滾濃煙。
張新急遣斥候前往探查。
過了數日,斥候回報:天子車駕已入長安,董卓焚毀雒陽宮廟以及民居,殺太傅袁隗、太仆袁基。
袁氏夷族。
董兵趁遷都驅趕百姓之時,大肆劫掠,如今士氣高昂。
張新召集眾將議事,順便讓王凌把田豫帶來,一起旁聽。
眾將得知此事后,無不義憤填膺,紛紛申請出戰。
唯有荀攸嗤笑一聲。
“董卓已敗。”
“軍師何出此言?”張遼疑惑的問道。
張新也是一臉好奇的看著荀攸。
他知道董卓必敗,那是因為看過史書。
荀攸可沒看過史書啊。
單從這件事就能看出來董卓必敗?
若換做一般人,見此時董兵士氣高昂,董卓又沒了朝廷掣肘,應該會認為董卓更強了才對。
“董卓麾下十萬大軍,半數秦胡、半數禁軍。”
荀攸微微一笑,“禁軍之兵,多召自三河百姓,董卓焚毀雒陽,驅趕百姓入關中,禁軍軍心必然震動,已不能用。”
眾將聞言紛紛點頭。
確實,雒陽禁軍面對諸侯聯軍,本來還有個守衛家園的buff。
董卓把雒陽百姓一遷,再把雒陽城燒了,等于是自己把守衛家園的buff下了,還順帶上了個軍心震動的debuff。
老板把我家燒了,我還給他賣命?
不嘩變都不錯了!
“董卓統兵三十載,自然不會不知這個道理,但他還是如此做了。”
荀攸繼續說道:“寧愿敗壞軍心,亦要遷都以避聯軍鋒芒,足見其心中恐懼。”
“那依公達之見,我軍現下當如何?”張新問道。
“等。”荀攸道。
“等?”
眾將面面相覷,一臉疑惑。
既然已經確定董卓心中恐懼,不趁此機會趕緊進軍,還等什么呢?
“禁軍不能用,此時守衛雒陽關隘的,應當是董卓麾下的秦胡兵。”
荀攸解釋道:“秦胡兵方得劫掠,士氣正盛,我軍若是此時出擊,恐不利。”
“軍師,我們要等到什么時候?”張遼問道。
“等到董兵士氣低落,人心思歸之時。”荀攸道。
“董兵何時思歸?”張遼再問。
“雒陽如今已是一座空城,董兵家眷亦是去了長安。”
荀攸撫須微笑,“若是爾等守著一座沒什么用處的空城,能守多久?”
眾將恍然大悟。
張新亦是點頭。
此時的雒陽,確實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若換做他是董卓,一定不會分兵據守各個關隘,而是集中兵力退回長安,在沿途的郡縣布防。
反正雒陽附近已被洗劫一空,諸侯聯軍根本無法從本地獲得補給。
如此一來,聯軍的補給線將被拉長。
董卓可以再讓沿途郡縣堅壁清野,層層狙擊。
諸侯若進,則數十萬聯軍需要承受無比巨大的后勤壓力。
若退,那西涼鐵騎可就有話說了。
雒陽所在的伊洛盆地一馬平川,騎兵沖起來那叫一個倍兒爽。
反倒是像現在這樣守著,不僅分散兵力,還會白白消磨士卒的士氣。
皇帝都去長安了,我們在這守著一座空城作甚?
董卓遷都長安,在政治上就已經輸了。
分兵據守,軍事上也輸了。
也難怪荀攸會說,董卓已敗。
“那便依軍師所言,我軍暫以固守為主。”
張新拍板決定,“不過,我軍也不能一兵不發,讓人看了笑話......”
“徐和。”
“末將在。”徐和出列。
“你為大軍先鋒,便由你來佯攻董兵。”
“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