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數額都是大總管根據手里的情報大數據估算的,卡在這些國家經濟臨界值上,就是手緊點能拿出來那種。
萬一要多了,比如他們只有一萬兩,你非要十萬兩,那真的把人家逼上絕路,容易翻車,拿起刀直接拼了怎么整?這和大王休養生息兩年的計劃,就背道而馳了誒。
張司農一讀完,整個大殿鴉雀無聲。
這數也不能說是異想天開,充其量就是獅子大開口吧!
畢竟小冰河也不是只偏愛大晉,天災匈奴西域也不少。
烏吉罕覺得那種無力感又來了,“北境王殿下,我們匈奴并不是大晉的屬國,也不是北境國的屬國,為什么要納歲貢?”還有零有整的!
大王嘆氣:“本來以為你只是口語說的不標準,沒想到你還有聽力障礙啊!那本王再重復一遍。烏孫和龜茲,也認真聽一下,本王只說這一遍。”
謝淵覺得莫名熟悉,這不他常跟溜號大王講的話嗎?
“你們之前確實不是北境屬國,現在也不是。唉!怎么這么不聰明呢!本王一步到位說白一點好了,你們要交的歲貢只是基于我們之間的血海深仇,懂嗎?這些歲貢,是本王不向你們宣戰的代價。”
烏吉罕好多年沒見過這么狂的人了,真的。
要錢,不給直接宣戰!
從前的大晉還是非常要臉的,朝貢的屬國向大晉稱臣,同時大晉也有封賞,也會出兵保護,面子情也有。現在好了,土匪當家了。
“匈奴不會同意!”他斬釘截鐵。
烏孫和龜茲只一味哭窮,也不敢說不給,畢竟玉門關外那三國已經在給大王放羊了!
謝淵出來打圓場,勸他們不用激動也別急著拒絕,再想幾天不遲。
大王已經想下班了,“不管怎樣,使者們遠道而來也是客人,為了歡迎諸位本王特意把北境大閱兵時間拖后了。明天就是正日子,請諸位準時出席觀看。……對了,匈奴贖三王子的兩百萬兩不在這之內,需要另交。左谷蠡王跟張司農交割清楚就行,本王就不多說了,今天就到這里了,散朝!”
大臣們紛紛行禮恭送大王,留三個暈頭轉向的外族在中間懵逼。
劇情八百倍速,他們恍恍惚惚。
朝貢不是象征性拖點羊皮送來,回程還能得到一筆更實惠的賞賜?了不起加點寶石,現在怎么還有銀子了?還有具體數目?!
。
梁賁又給他們送回了鴻儒館,又交代了一遍明天閱兵的時間,說會提前來帶他們過去。
梁賁走了,使團幾個人又集合一起商量對策,烏吉罕從頭到尾一聲沒吭。
蘇完回去自己房間,才一拳砸桌子上。
他比烏吉罕還怒,今天被當眾罵頭上的可是他。再一個,帶著這種消息回去烏孫,他往后還能有什么前途?
老烏孫王有十五個兒子,孫子更是快到三位數了。他能從這么多人中脫穎而出,付出了什么只有他自己清楚。
親信擔憂的問:“那個北境王會不會就是說說?這個數字著實不小,誰能答應?匈奴會這么好說話?”
好一會兒蘇完才冷靜下來,“我是惹不起他,可我不信他真能有那個魄力一下子得罪所有鄰國!他才多大!”
“是這個道理,我們等等看匈奴的態度。”
★★
北境王府里,謝淵和太傅在學館堵住了大王。
謝淵實在好奇,“殿下還對西域的佛教有所研究?您什么時候信那個了?”
他這種涉獵甚廣的人才會知道西域有天竺僧人傳揚佛法,佛教在西域有信眾,但大晉目前幾乎無人傳教,還是一片荒漠,大王怎么會對佛教有研究?
太傅想更美,“難不成殿下已經有了打算,要在境內推廣這個佛教?”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聽著真不賴!
大王從維·尼爪下搶回他的墨條,不在意道:“本王的宗教信仰還沒定,得看看哪個好用!不過……比起佛教,可能道教和本王更契合。”
謝淵:“怎么說?”
太傅:“你還真懂?”
瞧不起誰呢!都說他看得書其實很多。
大王:“給你們總結一下,佛教的核心是講究因果報應,追求涅槃解脫。道教是順應自然,無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