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海打魚的船主大概率商戶,小概率漁民,找上門了也輪不到陶郢親自接待,可大王就有這本事。
魏恪帶著弟弟找上門,兩人打扮的很接地氣,除了臉。
等敲開了塢堡的大門,英明神武的大王就聽不懂人話了,他十分冒昧的要求在塢堡住兩天。不給住,大有在門口打滾的趨勢。
魏恪一臉心疼看向陶氏的管家,“舍弟第一次跟出來,十分不適應海上生活,因為帶了他,也耽誤了行程,走到這里物資也用盡了,只能匆匆靠岸尋到尊府這里。吾希望能借尊府讓舍弟歇息一兩日,我們補齊物資就走。還煩請賣給我們一些淡水和青菜,銀子一分不少。”
不管怎樣,管家是做不了這個主,看大王可憐兮兮的小眼神,只答應去回稟主家問一問。
陶郢當然不想在這個檔口多生事端,如今的世道空有慈悲心,反而會壞了自家的性命。
當聽說對方加個小少年也就五個人,是孩子不堪船上搖晃的生活想在陸地歇兩天,他想了想又同意了。就當發回善心給阿檀積德了,只讓管事去查清楚對方身世。
陶氏塢堡近千人,沒得怕了五個外鄉客,反正這塢堡……他們也住不了太久了。
大王就這么住進了陶氏塢堡的客院,和魏慎倆人就像那瓜田里的猹,對塢堡里的人事建筑保持著十萬個好奇心。
“原來塢堡里是這樣!只在外面看過,還是第一次進來。”
“比本王想象的擁擠多了,長時間躲在里面也挺不好受的吧?人很多,住的太集中了。”
魏慎無語,“你這參照的不會是你王府吧?長安那個比起王府來都不寬裕吧?”
大王閉嘴了。
入住塢堡半天,大王知道了陶家是丹陽陶氏的分支,以制香聞名,是密陽第一大地主,巨富。
睡覺前大王認識了陶家阿檀,睡一覺起來第二天,大王和阿檀已經是‘無話不說’好朋友了。
魏慎佩服極了,“……這算什么,忘年交?”
大王不理他,只要他想,周晃那種神童都被他忽悠瘸了,別說五歲的阿檀。
沒到中午大王已經知道這座塢堡的主人得了重病,陶家想離開東海郡南下避難,并且正忙著變賣家產。大王在海上飄了這么久,也是才聽說去北境的路都被朝廷給堵了。
他向朱提求證了一下,下午就帶著魏恪坐在了陶郢見客的地方。
小阿檀說東海遲早被兩只老虎吃掉,大王一聽沒有他這一只,覺得損失了五百萬。
陶郢對借住的客人非要見他表示費解,等他忙完還是去了,姑且看看對方有什么打算。
一進會客廳,看清魏氏兄弟的臉,他立馬皺了皺眉。
雖穿著打扮一般,但這通身的貴氣,精致的長相,居然跟他說什么?廣陽郡來的打魚的?
這倆人的氣質哪里像漁船主的兒子了?!
昨天他沒工夫去海邊,這會兒他對所謂的‘大船’到底多大有了懷疑。
雙方簡單寒暄,魏恪直奔主題,代大王轉達了他的意思。“舍弟和尊府的公子玩了一天,聽說東海郡處境尷尬,陶氏想要舉家搬走,又礙于朝廷對要道的管制不能前往北境避難?舍弟對小公子印象頗好,不知道…需不需要我們的幫忙?我們可以順路用海船幫助陶氏遷去北境。”
大王在旁邊老實狀點頭,這會兒他是一心一意為朋友的活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