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包兄,這些道理我何嘗不懂?可咱倆處境不同啊,當我成功獲得匯灃銀行持有和記黃埔那至關重要的22.4%股份時,我就已經身不由己了!”李加誠的聲音里,透著幾分苦澀。
他深知,與匯灃銀行徹底捆綁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唯有如此,才能滿足他那勃勃野心。
在入主和記黃埔之前,他已是香江大名鼎鼎的地產五虎將之一。
李加誠先是收購了美資企業永高公司,緊接著又擊敗置地集團,憑借現金加上利潤分成的策略,成功中標中環、金鐘地鐵站上蓋物業開發權,妥妥成了香江地產界一顆耀眼的新星。
然而,那又能怎樣呢?
那時候的他,雖說在商界已站穩腳跟,擁有了一定的地位,但與頂級富豪群體相比,依舊有著不小的差距。
像包船王、董船王,還有怡和財團、太古財團、匯豐財團等等,他們的財富實力都遠遠把李加誠甩在身后。
當有一個能掌控大名鼎鼎的四大洋行之一——和記洋行的機會擺在眼前,盡管需要犧牲很大一部分利益,李加誠還是毫不猶豫地踏上了這條路。
因為他心里清楚,這是自己實現彎道超車、躋身香江頂級富豪之列的絕佳時機。
如果僅僅依靠旗下的長江實業,李加誠實在難以預估,自己究竟要耗費多少時間,甚至是否真有機會能擠進香江頂級豪門的陣營。
與匯灃銀行這這個香江金融界的霸主深度捆綁?
這般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啊!
與匯灃銀行綁定利益關系后,他的人生如同裝上了強力引擎,一路高歌猛進、迅速崛起,很快便穩穩掌控了和記黃埔,成為其當之無愧的主人。
憑借旗下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這兩大巨無霸企業,他一舉在香江商界站穩腳跟,成功躋身頂級財團之列。
然而,世事無常,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昔日最大的靠山,在香江金融業乃至整個商界都叱咤風云、稱霸一方的匯灃銀行,竟會被一位年輕的華人企業家打得潰不成軍、節節敗退。
如今,匯灃銀行更是凄慘,竟落得被另一家英資銀行收購的下場。
而他這位與匯灃銀行深度捆綁的“盟友”,處境瞬間變得尷尬無比。
畢竟,雖然最終渣打銀行入主匯灃銀行后,他旗下公司的資金得到了緩解,沒有了資金風險,但因為此前的事情,他早已算得上是和林浩然徹底撕破了臉皮了。
盡管表面上,雙方之間毫無交流,甚至連一絲宣戰的跡象都未曾顯露。
然而,當他提筆給旗下所有合作商寫下那封極具號召力的信,并將其公之于眾的那一刻起,實際上,他已然徹底站到了林浩然的對立面。
這封信,確實給匯灃銀行帶來了諸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它不僅促使和記黃埔、長江實業旗下眾多關聯合作商紛紛選擇與匯灃銀行攜手合作,還引發了太古洋行、中華電力等英資企業的效仿,這些企業也相繼公開表態支持匯灃銀行。
一時間,匯灃銀行仿佛重獲生機,差點就具備了反擊的能力。
而當李加誠做出這一切時,就已然注定,他與林浩然徹底走向了對立。
盡管最終林浩然憑借更高明的手段和策略,成功擊敗了匯灃銀行。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東亞銀行與匯灃銀行展開那場你死我活的商戰之際,李加誠毅然決然地孤注一擲,選擇站隊匯灃銀行,這一舉動也給林浩然旗下的東亞銀行制造了不小的阻力。
包裕剛自然知道李加誠和匯灃銀行關系不一般,可匯灃銀行與李加誠究竟簽署了何種協議,他并不知情。
畢竟,這些都屬于匯灃銀行和李加誠之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