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筱在很早之前就就聯系龍云這邊,說要來衛海做幾場直播。
李亮當時感覺沒什么必要,只是迫于壓力答應了。
現在想想。
敢情人家兩口子出牌是有套路的。
一個負責底層邏輯的創新,一個負責形式上的創新。
男主內女主外,相得益彰。
李亮一度以為自己窺見了順風系成功的財富密碼。
于是他立刻加進了產品線的研發。
魚竿這塊沒有什么難度,比起研發新材料簡直就是小兒科。
從設計定稿到新品下下線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餌料相對難一點,因為畢竟是自己沒有涉及過的行業。
他找到了當地農科院的專家,制定了一套新的工藝,引進了加工設備,也慢慢的走上了正軌。
而剩下的部分則由魏修負責。
人家的手腳比自己還快,一個周左右就送來了樣品測試。
五月的第二個周五。
衛筱大駕光臨,有史以來第一次來到龍云視察。
李亮對這位小老板娘的印象全都來自于市場上的神話。
見到了真人,有一種粉絲見面會的感覺。
不過有一說一。
她和小老板是有夫妻相的,舉手投足之間都有那種高不可攀的逼人氣場。
尤其是人家對于工作的態度。
從機場到廠區,沒等坐熱乎,就嚷嚷著要看直播場地,敬業的一批。
“衛總,這就是這次我們準備的場地。”
李亮帶著衛筱一行人來到了離公司十幾公里的鐮刀湖。
“戶外嗷?”衛筱略有意外。
“是的,我們考慮讓您用戶外釣魚直播的方式帶貨。”
“好主意!”
衛筱對于李亮的安排表示高度的贊賞。
這些天她跟著蔣坤也學習了一些東西。
當代傳媒,最重要的是內容。
在演播室內面對七八個聚光燈,畫面是好看了,但內容乏善可陳,缺乏吸引觀眾的亮點。
既然是直播帶貨漁具,那么在釣魚的場景下進行直播是最合適的。
一邊釣一邊播,觀眾不會感到無聊,才能有穩定的觀看率。
而且李亮很用心。
在衛筱到來之前好幾天,就已經開始準備直播間了。
他派人用小挖機清除了一塊小場地,進行了簡單的路面硬化。
搬來了蛋卷桌月亮椅和小火爐,直播間的陳設露營風拉滿,正好趕了一波潮流。
另外直播的設備也早就入場了。
雖然是戶外,補光燈、攝像機和電力供應一應俱全。
“李總真是個可靠的人啊。”
一起跟過來的沈欣也不吝贊美之詞。
“沈總過獎了。”
衛筱站在湖邊,遠眺著湖光山色,心情舒暢的不行:“環境真的很好誒,難為你找這么漂亮的地方了。”
李亮立刻開始安利:“鐮刀湖是我們這里的旅游圣地,景色優美,水質優秀,能讓您在直播的同時,小小的度個假。”
沈欣跟著點點頭。
這個小湖泊是比有些景區強的。
別的不說,就這種清澈的水質,一般的地方就比不了。
沈欣從來也沒釣過魚,所以也不知道其中的門道。
于是有些外行的問道:“我們在這直播釣魚,會不會破壞生態?萬一沒搞好,直播出去反而有可能是黑料。”
衛筱也覺得有道理:“可說呢,萬一我釣太多,搞得湖里頭生態不平衡咋整?”
“不……不會的,絕對不會影響生態平衡。”
李亮差點沒憋住笑。
且不說影不影響生態什么的。
衛筱作為一個從沒接觸過釣魚的人,能不能釣上魚都是個問題。
為了這個事兒,李亮還專門做了一層保險。
他介紹道:“衛總,為了迎接您來直播,我們已經提前在湖里打了一個周的窩了。”
“打窩?”
“是的,就是長時間的在水里的同一個地方投放食物,讓魚養成習慣在這里進食,到時候您再釣,一釣一個準。”
“嗷——想的還挺周到,你們用什么打窩?”衛筱有些好奇道。
李亮指了指幾米外:“主要是玉米,還夾雜了一些魚餌顆粒。”
順著李亮的手指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