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在企劃書里羅列了詳細的數據。
海運行業不是只有大船這一條賺錢的路線。
要是單拼利潤率的話,小船快跑誰也不虛。
尤其是當下。
跨境電商取代傳統貿易,小單快返的模式崛起,讓小船快送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
除此之外。
陳晨還羅列順風與生俱來的優勢——陸空運力網。
有順風航空和順風速遞作為保證,小船快送根本不缺客戶,而且順風的業務也更適合用小船的模式。
雙方正好互補,形成了良性循環,能更好的對抗周期。
看到這里。
老爺子逐漸能夠理解陳晨的出發點了。
“你的意思是,用電動船跑固定的短航線,掙巨頭看不上的錢?”
陳晨點頭:“錢嘛,一毛錢一百塊都一樣,都是紙幣,沒有貴賤,利潤率上去了,毛票也很香。”
“電動船恰好能搞出利潤率。”
“油價和電價,這個成本就不用說了。”
“除此之外,清潔能源的碳稅也省了。”
“而且電船是模塊化的,生產和制造的難度比傳統海運低一些。”
“憑借晨盾的技術積累,還可以在無人化航線方面走出不一樣的路子。”
“……”
與此同時,一旁的衛鴦已經有點出神了。
有點……
有點東西!
大家都說陳晨的才能被他的技術掩蓋了,旁人只看到他是技術型商人,卻忽略了他在市場和管理上的才華。
確實是這樣的。
海運這么一個入場券高昂,而且內卷嚴峻的市場,都能被他找到切入點。
就憑這一點,他的企劃書就已經很優秀了。
關鍵是他不僅僅是提出一個點子而已,而且還配套了技術方案。
說別的,陳晨有可能是外行。
但要是說起電動技術,國內誰敢碰瓷晨盾?
老爺子明顯也有些被打動的意思,來回來去的翻看那幾頁關于【小船快跑】的論證。
半晌之后,他老道發問:“光說好處了,困難呢?”
陳晨坦言道:“困難還是老樣子,入場券門票貴一些,電動的生產線我有,但是造船的生產線我沒有。”
老爺子跟著點點頭,慢慢的代入到了其中。
如果是傳統海運業務,他不需要自己造船,只需要下訂單。
但陳晨提出的是電動船,造船廠就必須握在自己手上。
老爺子有一些心理準備:“你預計搞船廠的資金規模是?”
“電動我來負責,這方面的成本暫且不算,我估計還得收購一家足夠規模的造船廠,成本可能在百億上下。”
“奪少?”衛鴦幡然醒悟,濾鏡當時就碎了。
“一百億差不多的,畢竟是稀有特種行業。”
沒等老父親發話,衛鴦代父搖頭:“一百億現在對我們來說就是稀有!不行!絕對不行!”
前半拉聽著還挺像那么回事。
又是分析市場,又是展望未來,確實有點干貨在里頭。
可是聽到數字之后,衛鴦只有四個字——別來沾邊。
“你人還怪好的,明明可以直接搶,還給我爸寫個企劃書,真的是——!”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