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攝制組都為之一震。
怪不得!
怪不得整艘船的布局這么怪異!
所有的模塊看起來就像一個倒三角,所有線條的延伸都是向內的。
他們粗看第一眼的時候就覺得這種布局有些熟悉。
可說不上名字。
但陳晨一語驚醒夢中人。
這不就是隱身戰斗機的布局嗎?
“這艘船全體配備高性能吸波材料,制作工藝與隱身戰斗機類似。”
“但由于船只的特性,隱身性能比起戰斗機還是有些差距的。”
林清心木訥的點頭:“理解。”
有差距才是正常的。
如果能做到戰斗機的雷達反射率。
那不是無法無天了嗎?
想到這里。
林清心沒有再追著問下去。
這是慣例。
類似的技術細節,知道個大概就行了。
可下一秒,陳晨突然開口。
“目前虎鯨系列的雷達反射面積大約是0.07平方米。”
“???”
林清心傻了,心說我也沒問啊。
0.07平方米?
且不說這是不是我能聽的,這個數據也太夸張了叭。
這個數字,直逼五代機的性能。
“陳總,您也太謙虛了,這還能說有差距?”
陳晨點頭:“有的,我們從來都是正視差距,爭取下一代能夠做到更優。”
不敢想。
整個攝制組都不敢想。
好嘛。
0.07的反射面積,約等于看不見。
試想一下。
在大海之上,一艘船只能被目視,而不能被雷達選中。
那是多么的可怕。
這會導致情報上的根本誤判。
你以為的1v1,實際上是1vn。
你永遠不知道在雷達看不到的角落,藏著多少這種隱身船。
當弄清楚真實敵人數量的時候,為時已晚。
你能目視到虎鯨,說明虎鯨的武器也差不多瞄準你了。
想到這兒,林清心立刻問道。
“這樣的話,虎鯨是不是可以發動超視距打擊?”
陳晨很謹慎:“能不能發起超視距打擊,主要取決于虎鯨的武器配備。”
“了解,那能簡單介紹一下嗎?”
“當然,請跟我來。”
緊走兩步,陳晨帶著林清心來到了艦島后方的甲板。
“在你腳下,就是兩個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可以發射彈長九米以下的通用彈種。”
“一彈四坑,冷熱共架。”
編導坐不住了:“陳總,我們的節目準備上新聞的。”
“我知道啊,不上新聞我還不說呢。”
“我的意思是,悠著點,數據太浮夸我們不好剪。”
編導一直在后方坐鎮,把控著整個采訪的氛圍。
前面的那些采訪雖然夸張,但還有可信度。
能剪。
剛才陳晨說的這每一句話,都播不了!
究其原因——吹牛逼。
咱這兒可是嚴肅媒體,播出去是要負責任的。
你吹牛,起碼要挨著邊的吹。
哪有小艇上850通用
垂發的道理,這不是鬧呢嗎?
這套垂發系統是海軍主流的垂直發射系統,可以發射除大型導彈外的所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