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搭配,多位一體,形成一套立體的偵查防御系統。”
“當然了,飛機也是可以掛彈的。”
“只不過我們的甲板空間有限,能夠容納的飛機不多。”
攝制組終于聽到了一句貼譜的話。
其實像這樣的無人艇,能起降飛機都已經很厲害了。
要不了自行車的。
可下一秒,陳晨補充道:“不過。”
“由于虎鯊的設計立足于集群化。”
“一次作戰,出動的不只有一艘艇,每次至少是五艘以上集群,才能形成戰斗力。”
“所以單艦載機數量的不足,將由集群化補足。”
到了這個地步,編導其實已經不在乎集不集群了。
他的心里只有一個問題——可信度。
依照他多年采訪的經歷,他覺的陳晨今天說的浮夸的不行。
叫名是艇,可功能上完全向艦看齊,而且不是對標輕型護衛艦,是驅逐艦。
這保證真嗎?
“陳總,我私下里問一句,您這段采訪,幾分真幾分假?”編導示意攝像機關機。
“全真。”
編導搖頭:“陳總,你提我們做節目的想一想,我們是要播出的啊。”
“我用人格保證,今天我說的話你都可以撥出去,我負責任。”
看著陳晨堅定不移的態度,編導也無奈苦笑。
“那問題就來了,您這個艇功能如此強大,但排水量才五百噸,這不科學啊!”
林清心這些年輕人看不出來,編導可是門清。
他本來不想戳穿的。
但既然杠到這里了,那只能給陳晨上上強度了。
別說船身自帶的機電設備了。
你這玩意兒又是垂發,又是艦載機。
單單這些外掛武器和在局的重量,恐怕都不止這個排水量了。
“您確定能裝這么多?”
陳晨點頭:“能裝。你們做節目要嚴謹,我剛才說的可是五百余噸,你不能四舍五入。”
“能余出多少去?”
“700噸。”
陳晨泳池很嚴謹,為得就是不背鍋。
可他這一解釋不要緊,編導快瘋了。
“1200噸?我就說艇到不了這個噸位?”
陳晨解釋道:“艇還是艦,用排水量化分太二級管了。”
“應該用戰術功能劃分。”
“功能上,虎鯊就是一艘輕型定位,用于長期巡航和掩護作戰的艇。”
話是這么說沒有錯,可是1200噸的作戰艇……
也太豪華了叭!
林清心聯想起了自己采訪過的海軍。
那個時候大家還扭扭捏捏的。
說海軍裝備很燒錢,獲得新裝備很難巴拉巴拉的。
當時他們信了。
畢竟艦船不比火炮。
陸軍弄壞裝備,寫個檢查就過去了。
海軍的裝備如果因為人為損壞,艦隊司令都得撤職。
現在呢?
無人豪華巡邏艇下線,而且是集群化配置。
林清心不敢想這會有多么奢侈。
想到這兒,她弱弱的舉起話筒:“陳總,虎鯊的性能,應該在同類型船只中屬于天花板的存在了吧?”
“差不多吧。”陳晨也沒有客套。
“那能不能透露一下,這套裝備將會首先列裝在哪只艦隊?南部還是東部?”
陳晨突然抬起頭:“都不是,虎鯊將會在海警部隊服役。”
話音落下,現場死一般寂靜。
???
這種大殺器是海警船?
艦載機+隱身+垂發,你跟我說是海警船?
這一套連招,明明是按照艦隊為假想敵配置的。
現在你跟我說用來海警巡邏和打擊非法捕魚?
你跟偷捕走私的三教九流有什么仇,至于這樣嘛?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