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組萬萬沒想到,自己提心吊膽采訪了一整天的機密項目,竟然是在海警服役的。
那沒問題了了。
你要說海軍的裝備,確實不敢播。
可這要是海警的裝備,我就可勁播了。
編導連夜開工剪輯內容,全段保留了陳晨的所有介紹,一個字不落。
甚至他還從一些ng的花絮中縫縫補補,湊了個整。
成片將近十五分鐘的素材,幾乎全都是陳晨的畫面,滿滿的干貨。
最重要的是陳晨那種充滿自信的表情,讓人不得不信服,但又沒有過分的夸大。
簡而言之,就是裝逼。
太絲滑了。
如果是采訪其他行業的土財主,老板站在鏡頭前一通吹,肯定是要遭罵的。
但制造業不一樣,越吹越得勁。
更別提陳晨吹逼時身后的背景了。
1200噸的“小艇”就矗立在那里,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編導有深深的預感,這段片子將會是自己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天后。
編導帶著成片,來到了領導的辦公室當中。
“哦,小梁啊,你來來來!”
總編薛成揮揮手。
梁編這時才發現辦公室內還有一個人——軍武頻道的總顧問鄭宇村。
看起來他似乎正在和薛成進行激烈的辯論,倆人都有點面紅脖子粗。
“正好小梁來了!”
“咱們一起討論。”
“下一期的軍武觀察關于海軍的內容該怎么做。”
薛成可能因為討論節目的關系,有點帶情緒了,言語激昂。
作為頻道的總編,薛成最重視的就是軍武觀察。
畢竟是臺柱子。
在自媒體時代,這檔節目是唯一一檔能拿出來和網絡節目對打的內容。
所以臺里傾注的心血也更多。
他自己親任主編,像梁編這樣臺里資深的編導,也只能當個執行主編。
鄭宇村這位軍事裝備理論界的大拿更是節目的長期顧問。
海軍節臨近,臺里準備整個大活。
他們正在謀劃一檔專題節目,內容大概是盤點海軍各類裝備,并且展望未來。
初步定調做七期,每一期都拿出一種裝備。
先進性縱向對比,回顧發展史。
后進行橫向對比,與世界上同類型裝備進行比較。
最后在現有技術上做基礎,眺望未來。
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大體框架沒有問題,可細致到節目內容,分歧就比較大了。
鄭宇村平復心情之后,耐心的解釋自己的立場。
“航母這期節目,我有我的難處。”
“你別說4號航母了,哪怕是3號,能說的都不多。”
“這倆目前都是國之重器,不能公開講解太多。”
作為一檔總結盤點類節目,自然是要盤點最新裝備的。
總編薛成提盤點航母時主要以4號航母為例子。
這個建議得到了鄭宇村的激烈反對。
他說什么也不能松口。
“鄭老師,如果不說4號航母,那我們這個節目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我要是說了,我鄭宇村也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梁編看著兩人相持不下,也摸清了矛盾的沖突點,于是從中說和。
“二位,咱要不這樣,到航母這一期的時候,用蒙太奇的手法。”
“就是咱給一個大概出行,依據目前公開的數據講一講,不要太具體。”
“剩下的靠著觀眾去腦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