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你們在動力和懸浮效率上有點東西。”
“但吳總,氣墊船這玩意兒……”
“這玩意兒的高成本和低效費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吳前據理力爭:“但這個船在特種領域還是無法取代的。”
“這一點我傾向于任總的判斷,目前船廠的主要業務是航母,如果要分出精力去搞別的項目,也應該是廣譜性項目,而不是傾注心血在特種領域。”
一旁的蘇雪松看陳晨娓娓道來,心說差不多得了。
吳總工該見好就收了。
他面前的陳晨,已經是最和藹可親的了。
此時的陳晨拒絕吳前,甚至還愿意花時間解釋一下。
要是同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陳晨只會甩出一句“負分滾粗”。
“不過,這玩意兒花了這么多錢,扔了也怪可惜的。”
陳晨思考半秒鐘。
“這樣吧,項目可以不取消,但是得改一改。”
吳前喜出望外:“怎么改?你只要不讓我取消項目,我什么都聽你的。”
“用船的形態去搞這種技術,我覺得利用效率太低了,你不妨換一種模式。
“比如?”
陳晨邁步來到了自己的白班前,粗畫幾筆。
“氣墊船利用自身的動力箱船底注入高壓空氣,形成期墊層,這一步的能耗最高。”
“我們把這一步優化一下,低效費的問題就解決了。”
“這樣的話,我看你這個項目還有搶救的必要。
吳前一臉清澈:“怎么優化?”
“氣墊船需要通過自身動力制造懸浮,想辦法把這一部分的能耗,轉為自然界存在的勢能。”
“比如地屏效應。”
“你離水面的距離搞一些,前進的速度再快一些。”
“那么下方的氣流會自然形成一個高壓區,就不再需要人為制造了。”
“這樣的話,我們是不是開創了氣墊船的新模式?”
蘇雪松一口水沒喝下去,嗆的咔咔只咳嗽。
本來他沒有多關心外甥女婿說話,反正也不管自己的事兒,純路人。
可是聽著聽著,他覺得不對勁了。
怎么說?
陳晨用白板筆風輕云淡的畫了幾筆,這就開創新模式了?
關鍵是白板上的物理是說的通的。
蘇雪松雖然不是搞實驗物理的,但基本原理他清楚。
陳晨白板上畫的那幾個箭頭,真的一批。
人這腦子是咋長的呢?
一個不注意,就顯圣一次,鬼點子就像不要錢似的。
“小老板你難道就沒有瓶頸期嗎?”
沒等陳晨回答,吳前咬著嘴唇,憋不住說道。
“確實,您說的都對……”
“但…”
“有沒有一種可能。”
“您說的這種模式是地效飛行器?”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