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總,這是今年的預算,您看一下。”
錢江,順豐產業園副總裁辦公室。
沈欣咬著筆尖若有所思。
“放那兒吧。”
作為順風實質上的一把手,沈欣現在的心思幾乎沒怎么在快遞業務上。
因為造車那邊的動靜太大了,她時不時就得摻和一下,而且是主動的。
其實小老板初次提出這個戰略的時候,沈欣不怎么贊成。
覺得在主業面臨困境的時候,分出太多的精力去搞副業屬于不務正業。
可隨著項目的進行,她也有點投入了。
誰也想不到。
順風造個車,突然就爆了。
不管什么行業,只要有成績,誰都愿意往上貼。
于是此時的沈欣還在回味小老板提出的智行生態戰略。
進來匯報工作的俞兆林看沈欣不在線,有點小埋怨。
“沈總,你還是先看一看吧,情況不容樂觀。”
“趨勢基本上是穩住了,按照郵政那邊發布的數據,全國的快遞業務大量同比增長了11%……”
沈欣這才回過神來,拿起了報表。
進看一眼,她明白了屬俞兆林所說的不容樂觀是什么意思。
由于直播電商成為購物的主流,消費者下沉化、碎片化,使快遞業務轉向輕小件、逆向化。
總體上是量增價減的行情。
單量是保住了,但每單的客單價在逐步下跌。
四年前快遞客單價是10.55,三年前9.54、再到后來的9.55、9.04。
一年比一年低,而且肉眼可見,明年還是止不住。
對于其他快遞來說,這個客單價目前還在承受范圍內。
可順風,主打的是差異化高質量服務。
成本自然比比人高。
俞兆林急得直嘬牙花:“我估計單價跌到八塊錢,是眨眼的事兒。”
“關鍵我感覺我們的生死線就在8塊錢左右。”
“一旦低于這個價格,利潤會慘不忍睹。”
“日子本來已經很難過了,如果不想辦法,這可能會是史上最大危機。”
沈欣能聽出俞兆林有明顯的秦湘。
于是抬頭問道:“那你的意見是?”
“保單量,提單價。”
目前快遞業務,沈欣負總責,俞兆林二把手。
剩下的精兵強將,全都被小老板調去造車了。
所以俞兆林感覺他身上的擔子可重了。
自從市場部把數據發過來之后,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
思來想去,他覺得只有這個方法還值得一試。
“你聽起來兩者是互相矛盾的。”
“實則不然。”
“行業發展的趨勢有利于友商,這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客單價比較高的那一方,我們是劣勢,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如此大環境,我們只能狠心破釜沉舟了。”
“一手保單量,先用補貼,把市場份額保住,爭取搞死幾個同行。”
“等到業務穩固一點,逐漸的把單價提上來,把這兩年的虧損補進去。”
沈欣沒有發表看法。
一味的沉默。
俞兆林的想法是常規路線,之前在各個行業都有用過。
當市場陷入僵持階段,為了爭奪有限的客戶,幾個主要競爭者開始內卷。
瘋了一樣的補貼,給消費者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