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市場回歸到穩定的三足鼎立,或者一家獨大的局面。
再用后續的提價補回損失。
看似沒有問題。
消費者在前兩年確實得到了真金白銀的優惠,可后來呢?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最重要的是,按照俞兆林的說法他們必須先搞死幾家友商。
沈欣很懷疑,如果快遞業只剩三到五家有競爭力的廠商,行業真的會好起來嗎?
這是值得深思的戰略問題。
如今的自己,已經不是分管具體業務的執行者,棋子。
而是主管集團戰略的棋手。
角色的變化,要求思維也要立刻變化。
沈欣從業多年,經歷和手段不可謂不豐富。
但真正坐到了這個位子,她覺得之前的經歷幾乎沒什么用。
一人肩負著整個集團業務的生死,每一步棋都尤為重要。
不僅僅是對自己業務能力的考驗,更多的還有戰略考量、戰略定力這些曾經自己接觸不到的技能。
“原來小老板真的沒那么容易。”
“啊?”
沈欣搖搖頭:“沒什么。”
坐在這個位置上,她才能理解衛筱的苦楚。
當初的創新無極限戰略,站在馬后炮的角度,誰都覺得是神之一手。
給順風續命到了現在。
可時間撥回立戰略的前夕,也就是小老板還沒勾搭上陳晨的時候。
天知道小老板做出這么破釜沉舟的決定,需要多大的勇氣?
她真的是個天才。
那么……
“如果是小老板,面對今天這樣的局面,會怎么做?”沈欣突然發問。
俞兆林恍惚半晌,猶豫道:“她……她可能會讓利于市場吧。”
“我也覺得。”
先競爭,后提單價。
看似能保住當前的局面,甚至有可能回光返照一下。
但當局面穩定之后,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就像外賣行業一樣。
如果生產力沒有巨大的革新,行業也就那樣了。
“所以……我們是不是應該像小老板一樣,目光更長遠一些,不要著眼于眼前的得失。”沈欣若有所思。
“那你的意思是?”
“單量可以不保,先著手把快遞時效提上去。”
沈欣覺得如果是小老板做決斷,肯定也會這樣做。
“那單價呢?”
“單價盡量低。”
沈欣自知自己絕對達不到小老板那樣的戰略高度。
所以她只能從表象上照貓畫虎。
總結小老板上任以來的商業決斷,無非就兩點。
第一,保快遞時效。
通過大量的研發投入,著重推進生產力的更新。
于是在她掌管期間,無人機逐漸成為了順風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降低客單價。
但凡有任何價格上的抉擇,小老板總是嗷嗷喊著降價。
當初大家都舉反對大旗。
但回過頭一看,降價不降服務,反倒鞏固了市場,形成一眾死忠粉。
小老板這么做的雄才偉略,正著學習還真不好學。
但是倒著抄,照貓畫虎,沈欣覺得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