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同步下發給了晨盾下屬的所有空中裝備相關企業。
因為這是一次難得的實戰案例。
過去這三五十年,大仗小仗沒少打。
哪怕是此時此刻,也有33場戰爭在同時上演。
可!
無論哪一場戰爭,都沒有空戰的戲份。
要么是一方碾壓式的空中襲擊,就像海灣戰爭一樣。
要么就是上個世紀老裝備的菜雞互啄,并沒有參考性。
因為空軍裝備不像陸軍裝備一樣。
空軍裝備的參與門檻比較高。
不是有飛機就能稱之為空軍的,還有前置的偵查和后置的保障體系。
因此放眼全世界,能打起空戰的國家本來就不多。
能用當今主流現役裝備進行全方面對決的,更不多。
這一次。
雖然戰果呈現一邊倒的態勢。
但起碼在開戰之前,雙方碼人時看起來還是勢均力敵的。
陳晨希望晨盾系的企業能抓住這次寶貴的實戰經驗,為研發提供一些思路。
而他交給張明瑞的這一份資參,則是簡略版的。
當初大家對信火一體的愿景并不是僅限于設計游戲。
而是一款大型全方位的全面戰爭游戲。
空戰自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事實上。
張明瑞也已經在分配力量,逐步組建空戰組的隨及人員了。
這份情報確實能起到一些幫助的作用。
畢竟要做真實的戰爭游戲,就要參考真實的戰斗案例。
放眼全世界,還有哪家游戲公司能把聯指中心的戰后復盤當做游戲背景呢?
郭鑫仔細完資料之后也是才思泉涌。
“這場戰斗無論是從戲劇性還是競技性上,都很適合做游戲。”
“一方不被看好,另一方占盡優勢。”
“結果不被看好的一方狠狠打臉大眾,這個劇情代入進去就很爽。”
蔣坤也參與到了討論之中。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延伸。”
“我們的空戰副本的劇情模式可以以此為切入點。”
“第一個章節就叫克什米爾風暴。”
“玩家扮演b國飛行員。”
“在經歷y國斷水阻流的騷操作之后,玩家的代入感會很強。”
“然后再駕駛低等級的戰機,對抗y國的四代半。”
“劇情上我們甚至都不用怎么刻畫,就能讓玩家獲得持續的戰意。”
張明瑞聽著兩人的滔滔不絕。
不得不感慨,年輕人的學習能力是真的強。
蔣坤和郭鑫已經將小老板那套拉代入感的邏輯徹底學會了,并且能舉一反三。
這種刻畫劇情的模式高效且實用。
做成游戲無縫貼合。
除此之外。
作為信火一體整個項目的負責人,張明瑞還能看到陳晨其他的良苦用心。
游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訓練模型。
而陳晨急于將最新的空戰情報發過來,肯定也不只是希望建坤他們能復現劇情。
這次戰斗中各型號裝備的表現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這種超現代的空戰體系的對抗不多見,能學習一點是一點。
蘇雪松速度比較慢。
等他看完全部資料的時候,其他三人已經進入了火熱的討論之中。
他有點懵。
“不是,咱是一個位面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