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就想起了江向陽在太行山,嫁接的好多黑棗子樹。
那些農民都懵了,這明明是黑棗子樹,被八路軍在樹上掛上了標記,怎么長出了柿子的葉子。
去年開始,還掛果了。
“這些項目,有些是獨立,有些關聯很大。我所負責的幾個項目,比如用石灰窯氣與氨反應生產出碳酸氫銨,這是一種農作物高產所需要重要化肥,氮肥。要生產這些氮肥,需要一些煤化工方面生產,運輸設備,這些設備,有關系到慶豐廠一些壓力容器的項目進度。”
侯先生對著項目表,把壓力容器的項目指給兩人看。
“至于壓力容器的生產,是否需要還有其他項目攻關,我就不知道了,這個你們要去問滕虎忱和張源毅,也有可能江向陽把項目交給了西南過來的幾個教授和講師。”
設備是一回事,試驗是另外一回事。
到了山東的侯先生,這半年,一直在做試驗。
碳酸氫銨的反應工式他已經做出來了。
如何規模化生產,腦子里也有一些眉目。
這畢竟是他擅長的。
可炸藥和發射藥方面都不是他擅長的。
目前八路軍條件有限,原料和設備都比世界先進水平都有著差距。
為了盡快生產出m2高射機槍所需要的火藥,上次做試驗時候,他差點把山洞里的實驗室都給炸了。
“侯先生,目前永利廠的幾個項目進度,需要八路軍支持嗎?”
“暫時不需要,我這邊真正要花大錢或者要設備的時候,我派人去找江司令。”
侯先生說完,就埋頭開始干飯。
好些教授都有一個壞習慣,對吃穿要求非常簡單,吃完飯,然后又開始忙碌自己的事情。
侯先生給兩人敬禮告別,把這兩個還沒有吃完的首長,扔在食堂的飯桌上。
吳政委和副參謀長對望一眼。
兩人這是被嫌棄了。
江向陽只帶走了隨身的兩個警衛班,還有輜重部隊。
慶豐廠,黨校大部分干部,包括這些專家,都以為他去了根據地各地視察工作,都不知道他去的是陜北。
兩人在永利廠的食堂吃完飯,侯先生也沒有安排人帶著他們去視察化工廠。
兩人索性去找張源毅。
“老吳,這次江向陽帶走的是顧心宜和還是顧心仁?”
姐妹花都是八路軍總部的兵,副參謀長是電訊二科的直屬領導。
連他都分不清誰是誰。
還不好意思問別書琴。
吳政委一下子爆笑起來。
“我們集團軍,可有不少干部看上了這對姐妹花,眼巴巴等著江司令挑一個,剩下一個,然后跟江司令做連襟,我看今天送別的場景,不管江向陽選的是姐姐還是妹妹,這些人都恐怕要失望了。”
“你該不會答應了誰去做媒,然后去找心宜做思想工作?”
“我又不傻,顧心宜若是看上誰,嫁了,我肯定祝福他,她要是為了江向陽終生不嫁,兩姐妹跟在江向陽身邊,不分開,八路軍首長們看著江向陽,隨時都有樂子....”
“這可不像你的性格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