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等得心煩意亂之時,斥候如一陣疾風般趕來,帶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東方沙漠發現大華八百殘兵。
仁多嵬聞言,喜出望外,仿若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滿心篤定這八百人定是穿越沙漠的楊炯殘部。當下,不及多想,他親自披掛上陣,率領著一眾追兵,如餓狼逐兔般緊追不舍。
隨著距離的拉近,仁多嵬漸漸發現異樣。
這八百人的騎兵戰法好生熟悉,沖鋒時的迅猛、掩護時的默契、包圍時的協同、分割時的精準,越看越像那熊定中的展旗衛。當日在草原上交手,展旗衛那高超精湛的戰術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這般情形,他確信無疑,這定是展旗衛無疑。
可轉念一想,楊炯所率乃是麟嘉衛,從過往戰績來看,此人擅長攻城掠地、穿插突襲、誘敵深入、奔襲擾敵,怎會有這般如同展旗衛的騎兵戰法?
斯時斯刻,仁多嵬也顧不得這許多疑惑,心一橫,管他是誰,總歸是大華兵,先殺了再說。當下,他也不再執著于活捉,大手一揮,全軍全力圍剿,一時間,喊殺聲再度響徹草原,馬蹄聲如奔雷,箭矢聲似虎嘯。
那大華將領仿若未卜先知,絲毫不理會身后追兵,一路疾馳,直奔東北遼國方向而去。
仁多嵬見狀,驚詫不已,心下暗忖:他們這是打的什么主意?莫非算準了我西夏不敢貿然進犯遼國?可如今遼國正與金國在東北激戰正酣,自顧不暇,哪還有閑心顧及與西夏接壤的東北之地。
就在仁多嵬全力圍捕之時,機緣巧合下,遇到了軍機堂的諜子與軍司的一千騎兵。雙方碰頭,諜子趕忙言說發現了楊炯和公主的蹤跡。
仁多嵬再三確認后,權衡之下,咬咬牙,命這一千軍司騎兵繼續追捕那不足八百的殘兵,自己則隨著軍機堂諜子的指引,馬不停蹄地向著西北方公主的蹤跡趕去。
連日來,仁多嵬小心翼翼,生怕暴露行跡,始終與楊炯的軍隊保持著二十里的距離,如暗夜中的鬼魅般,悄悄相隨。直至軍機堂的諜子與公主取得聯系,公主的海東青劃破長空,傳來訊息后,他才覺時機已到,決定動手。
此刻,楊炯僅帶著不到百十名親兵,明顯是故意為之,仁多嵬心中冷笑,料想這定是為其部隊爭取時間的緩兵之計。不過,他對此并不在意,他心中只有一個執念,那便是活捉大華左相獨子、皇帝面前的紅人楊炯,唯有如此,方能一雪前恥,戴罪立功,保住自己那麟州將軍的位置。
“神箭手放箭!射殺楊炯的親兵衛隊!看仔細了!別傷了公主!”
仁多嵬一聲令下,身后百名弓箭手迅速行動,每人張開三箭,搭弓上弦,弓弦在這草原上震蕩出嗡嗡聲響,恰似奪命的音符般,直朝著楊炯的親兵呼嘯而去。
楊炯早有計劃與備案,本想著憑借分兵之術與仁多嵬好好周旋一番,可瞧著仁多嵬這架勢,擺明了是沖著自己來的。
念頭一轉,楊炯用力吹了一聲悠長的口哨,聲傳四野,而后大吼道:“按照備用計劃分兵!”
親兵們聞令,毫不遲疑,數十人兩兩一組,如四散的游魚,朝著四面八方奔逃而去。
仁多嵬見狀,冷哼一聲,滿臉不屑:“想分兵?你就這點人,分兵又能如何?還想引誘我追擊,簡直是癡人說夢,可笑至極。”
言罷,他高聲喝道:“分兵六百!三個方向各兩百,剿殺出逃敵軍,其余人等跟本將全力圍堵楊炯!”
“是!”眾將士齊聲應和,聲震云霄,旋即依令行事。
楊炯看著已然成功出逃的親兵,心中一塊巨石悄然落地,再無掛礙,手中馬鞭狠狠抽在馬臀之上,胯下千里馬吃痛,長嘶一聲,撒開四蹄,朝著東北方疾馳而去。
“你投降吧!我保你不死!”李嵬名在認真道。
“大華沒有投降的兵!麟嘉衛更沒有!”楊炯面色冷峻,聲如寒鐵,透著一股視死如歸的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