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歌,永遠是聚集了一首歌之精華、之大成之地,很多浮躁的人甚至聽歌的時候不會很有耐心的從開頭開始慢慢聽,會直接拉到副歌部分,很多音樂app也會專門標注出副歌部分來。
可以說,在普羅大眾眼里,副歌在整首歌里起到了“決勝”的作用。
如果說沈銘恩這首《中國話》只是前面的繞口令、平仄發音和些許民族自豪感,那么觀眾們至多會覺得這首歌很有趣,角度很清奇,并不會對它多么的印象深刻。
可在聽到副歌的這一刻開始……
在被那幾句副歌“洗腦”開始!
所有人就深深地記住了這首歌!
不光是記住啊……
他們回頭想想,甚至能把這歌的副歌唱出來!
就聽了一遍,一遍啊啊啊!!!
歷史上,只有唱《月亮之上》那兩口子的歌才能這么洗腦好吧!
一首囊括了民族自豪感、華語之精妙的主旋律內容的流行風格歌曲,副歌還這么吸引人這么洗腦,此時此刻別說是內行人了,就連外行的人心里都有種,這歌肯定會爆的感覺了!
那時……
鏡頭掃過《華語打歌中心》節目新升級《紅歌季》,大換血后的嘉賓們每一個人的臉,你會發現他們臉上的表情都有些奇怪……
不光是陰沉、陰翳,甚至有的吧……
還有點兒自卑!
不夸張啊!
在沈銘恩如此角度清奇又精妙絕倫,辨識度、記憶性拉滿的這首《中國話》面前,試問什么樣的創作人,能夠不自慚形穢啊!
有些人吧……
他就是有才華!
他平常可以不顯山露水,你也可以對這個人有意見,可只要他站在舞臺上,誰的光芒都沒有他的強烈,誰都只有“望其項背”的份兒!
而沈銘恩也繼續上演了一出,一如往常一般的,“鞭尸”行為!
……
“紐約蘇珊娜,開了間禪風loungebar~”
“柏林來的沃夫岡,拿胡琴配著電吉他~”
“各種顏色的皮膚,各種顏色……”
“……”
“有個小孩叫小杜,上街打醋又買布~”
“買了布,打了醋,回頭看見鷹抓兔~”
“放下布,擱上醋,上前去追鷹和兔~”
“飛了鷹,跑了兔,灑了醋,濕了布~”
“嘴說腿,腿說嘴,嘴說腿,愛跑腿~”
“腿說嘴,愛賣嘴,光動嘴,不動腿~”
“光動腿,不動嘴,不如不長腿和嘴~”
“到底是那嘴說腿,還是腿說嘴!”
……
“哇!!!”
“臥槽!”
“好!”
“啪啪啪……”
“沈銘恩你小子!”
“哇真的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