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山河無恙,煙火尋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
先輩們的“愿”,在《如愿》這首作品的每一句歌詞里都隨處可見。
“你是遙遙的路”,是他們他過得二萬五千里長征路,是雪山草地里凍僵的草鞋踩出的希望!
“山野大霧里的燈”,是他們在白色恐怖中舉起的信仰火焰,為后來者照亮“人能像人一樣活著”的方向!
……
“而我將愛你所愛的人間~”
“愿你所愿的笑顏~”
“你的手我蹣跚在牽!”
“請帶我去明天!”
“如果說你曾苦過我的甜,我愿活成你的愿~”
“愿不枉啊,愿勇往啊~”
“這盛事每一天~”
……
《如愿》中“如果說你曾苦過我的甜”一句,盡管已經是第二次聽了,可現場很多觀眾還是有不同的感悟。
這句歌詞,簡直道盡了先輩們與后代最痛徹的聯結。
我們今天唾手可得的“甜”,正是他們用極致的“苦”換來的。
他們的“苦”,是肉體上的煉獄,是精神上的割裂;而我們的天,是清晨豆漿攤的煙火氣,是小院里孩子們的笑聲,是深夜書桌前的安穩,是時值國慶的此時此刻,天安門廣場飄揚著的五星紅旗!
這些在先輩們眼中“不敢想像的日常”,正是他們用生命兌換的“如愿”。
就像歌詞里那句“我是你照拂的夢”……
我們今天的生活,本就是他們當年在戰火中做過的“夢”,而他們,正是托舉這個“夢”的雙手。
哪怕,這雙手,早已化作塵土……
“喔……”
這些內涵,這些深意,萬一不錢藏在歌詞里,蘊含在沈銘恩的歌聲里。
當這些通過音樂,準確的傳遞到每一個人的耳畔時,那一刻,鏡頭掃過每一位現場的觀眾,你都能在他們臉上看到名為“感動”的神情。
現場其實是邀請到幾位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老前輩的,說實話一般年輕歌手的作品,這些老前輩別說不感冒了,平常聽了都覺得是笑話……
可在聆聽沈銘恩唱給他們的這首《如愿》的時候,饒是他們,也不由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鏡頭拍攝到的他們的眼睛里,淚珠反射出晶瑩的光芒,大抵,他們也回想起了曾經那段崢嶸歲月,以及一起并肩作戰過的戰友吧。
看到如今這麼好的時代,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每一個人都吃飽丶穿暖,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想必,他們也應該很開心吧?
“咚……咚……”
弦樂丶鼓點,配合著沈銘恩指尖那不斷高昂的旋律,來到b段主歌結束的這個時間段,編曲方面非但沒有逐漸趨于平緩丶落幕,反而持續高昂!
沈銘恩也在那一刻,大聲唱著:
……
“山河無恙!”
“煙火尋常!”
“可是你如愿的眺望!”
“孩子們啊,安睡夢鄉!”
“像你深愛的那樣!”
……
橋段,bridge,是指歌曲中與其他部分形成對比的音樂或聲音變化部分,通常用于打破歌曲的重復模式并保持聽眾注意力,在歌曲中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情感表達。
《如愿》里,沈銘恩剛剛演唱的這一段,則更像是將整首作品,進行了一個“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