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巷。
兩樁官司很簡單就斷完了。
三個伙計其實沒懂。
但三人簡單粗暴一合計:干活兒最多的分的錢最多,干活兒最少的分的錢最少。
很合理啊。
于是痛快讓孫老叔給了錢,并謝過小神童,揣著錢走了。
兩個嬸子這里,其實也沒懂,為何最后竟出了個‘半斗大米’的情況。
但她們確實是比較信任崔峴的,所以猶豫思索片刻,也沒再多糾纏。
張嬸子當場回家,帶出來兩斗半大米,交還給李嬸子。
此事本該到這里愉快結束。
可今日除了偷摸在自家‘聽墻根’的東萊先生,還有個姓馬的秀才公,也在巷子不遠處,關注著這場‘還糧糾紛’。
馬秀才自然是想來抱大腿的,可苦于找不到機會。
但現在,他覺得機會來了。
因為崔峴把這個賬算錯了!
等到兩個婦人當場交接完糧食,馬秀才輕咳一聲,走過去故意大聲笑道:“小神童對吧,你這個賬目,肯定是算的不對。”
“若按照去年的糧價,借方應該還賃方三斗糧。若按照今年的糧價,借方應該還賃方兩斗糧。不管怎么算,萬萬都不可能出現兩斗半糧的情況。”
“看來咱們的小神童雖然寫詩天賦驚人,卻并不精通算數啊哈哈哈。”
這話說得就很有學問。
既通過指正崔峴的錯誤,以達到獲得東萊先生注意的目的。
又擔心自己表現過于尖銳有打壓后生之嫌,惹東萊先生不喜,所以還特地肯定了崔峴的詩才。
聽到這話,兩位嬸子表情都遲疑了。
其余鄰居們心里也都泛起嘀咕,畢竟眼前這位,是個秀才公呢。
難道小神童真算錯啦?
唯有崔峴不吭聲,笑瞇瞇看著馬秀才表演。
馬秀才輕咳一聲,朝著東萊先生家大門一拱手:“諸位想來也聽說了,這戶院落里,住著鼎鼎大名的東萊先生。”
“你們若是不信我的話,可以請東萊先生出來,幫大家算一算賬。”
說完,馬秀才回過頭,一臉期待。
這般過了許久。
東萊先生家院子里安安靜靜,仿佛主人沒在家似的。
氣氛很是尷尬。
馬秀才臉色僵硬的站在那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崔峴在心里樂不可支:兄弟,上趕著的買賣不是買賣,倒貼貨是最不值錢的!
但還好有你做了倒貼貨,一下子就顯得我更值錢了!
聽我說,謝謝你。
心里有了主意,崔峴看向馬秀才,適時遞了個臺階過去:“敢問這位秀才公,那您覺得,是該按照去年的糧價算賬,還是今年的糧價算賬呢?”
聽到崔峴遞話過來,馬秀才感激又羞愧的看了對方一眼,下意識準備回答。
可話到嘴邊,他突然愣住了。
張嬸子、李嬸子,以及一幫街坊鄰居們,也都看向馬秀才。
馬秀才苦苦思索片刻,最后遲疑道:“嗯……自然該按照去年的糧價算,所以借方應該還賃方三斗糧。”
好家伙。
這話一出,李嬸子眉開眼笑,把那兩斗半大米重新遞回張嬸子,底氣十足:“看吧,連秀才公都說啦,你應該還我三斗。諾,這兩斗半還你,你馬上給我添到三斗去!”
張嬸子憤憤的瞪了一眼馬秀才。
而后她一咬牙,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拎著那兩斗半的糧,一言不發回了家,‘砰’的一聲把門關上了。
李嬸子見狀慌了,趕緊跑過去敲門:“你關門干啥,你不會是想賴債吧?”
張嬸子一句話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