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洛陽城里的文人們,紛紛站隊‘賈邵’,并且對著‘崔峴’指指點點的時候。
牡丹閣,甲字一號房。
崔峴正在看桌案上的三封信。
第一封信來自嘉和皇帝,內容是簡短的一句話:“愛卿乃朕之肱股也。”
看來,自己那幅簡筆畫,作用很大嘛。
至少把皇帝給哄住了。
第二封信來自蕭震,內容也很簡單:“謝先生活命之恩。”
蕭震雖被降為指揮同知,但命保住了,不日還能重返東南抗倭戰場。
以后,二人便是最緊密的政治同盟了。
第三封信來自老師東萊先生,絮絮叨叨寫了很多屁話。
簡單概括就三句:
“徒弟,你真牛逼!”
“辯經臺已搭好,目前正式進入預熱階段。你調整好狀態,七月份來開封戰斗!”
“但你小號馬甲肯定捂不住了,盡快處理善后工作,期待掉馬嘿嘿。”
崔峴臉上浮現出笑意。
嘉和皇帝那邊已經哄好了,除此之外,也沒什么善后工作可做。
無非就是掉馬以后,會被皇帝冷落一陣。
那就繼續哄唄。
還能離了不成?
但崔峴接下來的開封之行,真的要認真的、拿出十二萬分精力,去搞一波大的。
特別大的!
大到足以掀翻整個大梁文壇的桌子,讓下到普通讀書人、上到名儒學究們都道心崩潰、懷疑人生——
最后重塑思想、學派、教材!
不得不說,這件事哪怕放在崔峴身上,也是個非常嚴峻的挑戰。
但,這是‘新一代文壇領袖’必須要經歷的‘廝殺’啊!
只要贏了。
往后數十年,乃至數百年,這天下讀書人,都將是他崔峴的‘桃李門生’!
正當崔峴心中思索著,該如何推進這個龐大計劃第一步的時候。
臥房外有人叩門。
而后是蘇祈揶揄的笑聲:“知道你是今日宴會的主角和功臣,但你這架子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還得讓本公子親自來請你。”
崔峴將那三封信收起來。
而后打開臥房門,笑瞇瞇看著蘇祈說道:“既是來請人,為何毫無請人之姿態?”
啊這。
蘇祈神情一僵,隨后不情愿做了個揖禮:“賈兄,請!”
縱觀天下英才,能讓蘇祈做到這一步的,掰著手指頭,怕也是數不出第二個了。
崔峴哈哈大笑,率先抬腳往外走。
蘇祈看著對方的背影,神情罕見有些糾結。
聽說……賈邵十分討厭崔峴啊。
那到時候,他站哪邊?
嘖。
真是讓人頭疼。
牡丹閣樓下。
周斐然,何旭,孟紳三人,已經提前在等著了。
瞧見賈邵、蘇祈出來,雙方笑著互相打招呼,而后結伴朝著金谷園走去。
如今已進入五月份。
牡丹花期即將結束,大部分花朵都已經凋零。
但也仍舊有一批晚期牡丹,正在盛開。
謫仙亭外,與落敗牡丹相對比的,是即將綻放的芍藥。
更遠一些。
水池里的芙蕖,悄然露出尖尖青角。
當崔峴和蘇祈五人,走進金谷園后。驚訝的發現,成百上千的讀書人們,都站在各自的宴席前,手中端著杯盞。
“來了來了!”
“快,都站起來。”
“把杯盞里的酒水倒滿!”
怎么了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