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他說完,李大嫂心思安定不少,“便是離狗兒巷近的那家,咱們也派了人守著,倒是不妨礙。”
孟晚見她雖是這么說,但神色依舊緊張,便道:“大嫂若是不放心,咱們就也去瞅瞅。”
“算了算了,我去再礙了事,被她看破什么,還是回家等信兒去吧。”
等在錢家典當鋪旁邊的李二哥二嫂兩口子,果然看見湯娘子回家拿了取了個小包裹回來,在典當行門口猶猶豫豫,最終一咬牙一跺腳還是揣著東西進門了。
李二哥兩口子心下大喜。
成了!
李二哥沖著角落里的乞兒打了個眼色,對方便上前幾步候在門口。
等了一盞茶的功夫,湯娘子手拎著布包,里頭空是空了,但她懷里鼓鼓囊囊的多了什么東西。
她腳步匆匆的往狗兒巷走,那乞兒便悄聲跟在后頭。
她們走后李二哥與媳婦忙進了典當行,“錢叔,就是剛才穿褐衣的婦人。”
典當行老板從柜臺下取了個木盒,打開給他們看,“自己看吧,是不是這幾樣?”
原來那盒子里頭不光是琴娘的銀簪、銀鐲與銀耳墜,還有其他八九樣首飾,可見這湯秀才害人不淺。
李二嫂不動聲色的問:“錢叔,就是這賊人偷了我家家當,不知這些東西多少銀錢贖來?”
錢叔把盒子推給他們,“東西都是銀飾,倒是好算,我和你爹是過命的交情了,說什么贖不贖的,剛才給了那婦人共十三兩白銀,你們照常給就罷了。”
李二嫂掏出一錠十兩的銀子并五個小銀角給錢叔,“侄媳知道你們行當里的規矩,怎么也不能讓叔你白忙活一場,您快收了。”
錢叔推辭幾句收了銀兩,三人又客氣了一番,李二哥兩口子才出了門。
“天爺,總算了了事了。”
兩口子放下了心,又等了會兒,剛才跟著湯娘子的乞兒跑了過來,三人擠在巷子里分贓。
“二哥,按你的吩咐沒全掏來,十兩銀子給她留了一半。”
李二嫂驚呼,“十兩?”
乞兒懵了,“是啊二嫂,十兩,全是小銀角子,要是整錠我就都給順來了。”
李二哥苦笑著接過乞兒手里的五個小銀角,扔給乞兒兩個,“拿著買酒喝去。”
“誒,謝謝二哥,那我就走了。”乞兒接過銀角走遠。
李二嫂悶悶不樂的同自家男人抱怨,“這錢老頭是越來越精了,前些年到咱家吃酒還抱著爹嚎哭呢,如今越發不成樣子。”
李二哥道:“他家五個兒子,天天鬧著分家,又是做這種行當的,也算是意料之中了。”
甭管怎么說,東拼西湊的李家的損失好歹是補回來了,他們將東西和銀兩帶回來,一家子都是如釋重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