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樓、箭樓、閘樓、翁樓等各自配備士兵,光是這側城門的守備兵,估計就有一千多名。
而這樣的設備完善的城門,盛京共有十二座。
出示了路引與戶籍冊子,士兵仔細核對后才放他們入城,耿媽媽帶來的馬車打前走,祝三爺租來的馬車緊跟在后頭。
京都的街頭繁華而井然有序,街上人隨隨便便就會出現幾個穿著綾羅綢緞的貴人。腰纏玉帶,頭釵金玉,上好的布料和新鮮的打扮,在這里毫不稀奇。
街道上的青石板鋪的整潔平坦,連小巷子里都鋪著石板路。
馬車進了城又行了快兩個時辰,才終于拐進一條安靜的巷子里,整條巷子有七八戶人家,耿媽媽的馬車停在了最里面。
她下車來指揮小廝拆了門檻,好讓馬車進去卸貨。
孟晚和宋亭舟下來,被耿媽媽引進這座二進小宅。
“哥兒別嫌,拾春巷這座宅子雖然小些,但勝在清凈,離貢院也就半個時辰的車程,是當年老夫人年輕時為老忠毅候夫郎作畫,被他隨手賞的,如今已有幾十年了。”
耿媽媽邊走邊說,“老夫人臨出京前,已經將這座宅子都找人重新翻修了一遍,夫郎您住著若是缺什么少什么,盡管吩咐老奴去添。”
孟晚心里感動都來不及,怎么會嫌棄呢,“媽媽說的哪里話,這已經比我們在昌平住的還大一倍有余了。只是我夫君的同窗也要借住一段時間,他們一行人也要麻煩耿媽媽了。”
“嗐,這有什么的。”耿媽媽將他領到正廳,里頭一應家里都是嶄新的梨木家具,價格適中顏色也好看。
耿媽媽從靠墻的一對亮格柜里,翻找出一只帶鎖的小匣子,又從自己隨身的荷包里取出一把小巧的銅制鑰匙,連匣子帶鑰匙的交給孟晚。
“這里頭是宅子的房契,和院里八個粗使仆人的身契,夫郎若是瞧見哪個太過粗蠢,只管打發走了。”
孟晚沒太意外,從耿媽媽說項先生給他留了座小院起,他就猜到可能是買給他的,只是真正住進來才知道師父的一片心意。
等耿媽媽出去安頓祝三爺等人的屋子,宋亭舟不免感慨道:“沒想到項先生看起來清冷,人卻如此心細。”
四下無人,孟晚將素釵卸了,重新挽了鬢發,聽完宋亭舟的話他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你當這些能是我師父想到的?定是林大人或者身邊的媽媽提醒的她。”
項先生這般年紀還收了個小弟子,和老來得子差不多,心里稀罕著。但她天性淡漠,人又不善表達,周到的事多是林大人安排的。
但也不是說她不疼孟晚,把自己貼身伺候的老媽媽都給孟晚留下了,盛京好位置的兩進小院甚至價值千兩白銀,說送也送了,師父當成這樣,孟晚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晚上我就給她寫信,等明年定要過去看看她和林大人的。”
宅子前院的房間留給祝家父子和他們帶的傭人,他們在盛京最少也要待到三月份,鏢師休整一晚,明日返回昌平去。
倒座房住著四個耿媽媽買來的小廝,廚房里廚娘一個,后院有四個伺候的粗使丫鬟,負責打掃房間,端茶送水,在灶房里幫襯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