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家和陳家是遠到天邊的親戚,還是家里實在過不下去了,這才來鎮上求陳家救濟。此刻帶兒子拘謹的站在大夫人面前,想說句吉利話,臉憋得通紅也張不開嘴,只陳大夫人問什么他們就答什么。到最后開席了,借錢的話也沒張的開嘴說。
陳家的席面做的很豐盛,此地山多河多,食材也多是木耳、菌子、山雞、野兔等野味,和魚蝦之類。
孟晚用膳前,青杏在他的示意下,先用清水清洗了一遍碗筷,仔細的擺放在孟晚身前的桌子上,后又看好桌上的菜,撿著陳大夫人用過的菜品,用公筷一一夾起放在空置的小碟子中,供孟晚慢慢享用。
同桌的其他夫人夫郎,哪兒見過這種架勢,不免側目。
孟晚微笑示意,“諸位見諒,家中規矩向來如此,長久以往已經習慣了,夫人們勿怪。”
其余人相互看看,忙不迭的答:“不怪不怪,夫郎是貴人,同我們這等鄉野小民不同。”
一桌子都在虛情假意的客氣著,用了飯后天色突然陰暗下來,怕是要有一場急雨,鎮上都是土路,真下了雨馬車就不好走了。
孟晚想快點回到莊子上,心中又惦念一會兒下雨后宋亭舟他們不好趕路,立即便要起身告辭,陳大夫人挽留幾句無果后只得送他出門。
他和青杏上了自家馬車,突然看見陳家的那個遠親也被送出門來,就在他們前方往外走去,可只有夫夫二人,并未見到他家小哥兒的身影。
片刻后雨點落下,小會兒的功夫就雨滴聲就急促起來,空氣變的更加濕冷。
馬車路過那對夫夫身邊時,孟晚掀開車簾,看著他們被雨水打濕的肩頭,突然問了句,“你家的敏哥兒呢?”
那家夫郎剛在席面上見過孟晚,知道他是陳大夫人的貴客,因此對孟晚也是恭恭敬敬的態度,面對他的詢問也只當是貴人隨口一問。
“蒙他堂伯母看中,說要讓敏哥兒留在家里做事。”
這對清苦的夫夫倆話語間都是對陳大夫人的尊敬和感激,他們自己活著都艱難,兒子跟在他們身邊也是往復循環的過苦日子。
如今跟在陳大夫人身邊,哪怕是做個端茶倒水的小侍呢,好歹也能填飽肚子了。
更別提陳大夫人還說等敏哥兒大些,會給他留意鎮上的人家。若是真嫁到鎮上,也算是改頭換面了。
夫夫二人揣著逗留的三兩銀子,滿心都是對生活的向往。
孟晚就像是隨意問了一嘴,說完就放下了車簾,隔絕了夫夫倆樸實的面孔。
身旁的青杏欲言又止,她還以為孟晚會邀他們上車避會雨,青杏性子仁善,到底是沒忍住說道:“孟夫郎,我可否送他們一把油紙傘?”
孟晚叫停趕車的士兵,對青杏說:“今天只是情況特殊才讓你扮了會仆人,你當然有你的行事自由。”
青杏感激的對他笑笑,不再猶豫的掀開車簾向后看去,卻見已經有鎮民熱情的借夫婦你倆雨傘了。
她心中一暖,對坪石鎮的鎮民感觀又更上一層。
“我們走吧,他們已經有傘了。”
“哦?”
孟晚聞言也掀開車簾回望,果真見后方有幾位鎮民同行,可能是習慣了當地動不動就下場密雨的天氣,他們都帶著傘,那對老實巴交的夫夫倆夾在他們中間,就像是落入狼群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