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姑和童平的事皆在十里八鄉傳的沸沸揚揚,槿姑的事還被孟晚編成戲曲,自掏腰包請了戲班子來,挨個村子免費唱了出槿姑殺夫案。
村民們的娛樂項目基本上等同于無,看戲的時候和過年差不多,戲臺子還沒搭好便有小孩提前搬了凳子過去占位置。
戲曲開始前只聽名字便有人開罵槿姑殺夫是奸婦,等一曲戲被唱完卻再無罵聲。
無他——孟晚寫的槿姑比現實更要慘上幾分。
戲曲一開始槿姑就是被黃家人拐賣給兩個兒子做共妻,在家里當牛做馬,受盡折辱。苦的一眾看戲的漢子都紅了眼,女子小哥兒更是共情不已,臺下抽泣聲不斷。
一場戲是錦娘苦了半場戲,她生的小哥兒葉哥兒又苦了半場戲,觀戲的村民不是在忙著哭,就是在忙著罵黃家人。
直到最后槿姑終于為了兒子不被黃家人接著禍害而奮起反抗,錯手殺了黃二柱,再無人說一句槿姑的不是,臺下全是一片叫好聲。
戲演到中后段,一位戲子做正派扮相,穿著戲改的官服上臺宣判槿姑是無罪的受害者,結果卻有村長帶頭出來阻撓,更是將整出戲推上了高潮。
“宋大人是好官啊!不能把槿姑交給他們!”
“什么鬼佬村長,眼睛上邊那倆孔是出氣的吧!”
“狗日的村長!我呸!”
有村民激憤開罵。
他們本村的村長就坐在他旁邊,表情比吃了屎還難受。
“村長,我們不是罵你,是戲里那個不辨是非的狗村長。”
村長能說什么,只能苦笑著說:“好好,是該罵。”
最后黃家人皆被判刑,但可憐的槿姑卻也被判流放,與葉哥兒母子分離,這種遺憾式結局讓眾人心中感慨萬分,只要閑暇時候便要和其他人討論幾句,再一起狠狠罵兩聲戲文里的惡人。
漸漸就有人一傳十十傳百的說這件事真是發生過,就在咱們縣城旁的水和村,事情越傳越離譜。
戲文與真實交匯后,眾人難免反思自己村里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污遭事,遇到不公是否也要去縣衙里報案去。
這出槿姑殺夫案在赫山唱火了之后戲班子又去隔壁縣唱,直到幾年后這出戲在整個南地都頗為流傳。
——
“澤寧動作很快嘛,這才多長時間,蘭娘就有了?”孟晚一目十行的看著宋亭舟遞給他的書信。
宋亭舟將祝家的信遞給孟晚,隨后又拆開另外一封。赫山偏遠,除了朝廷公文有專屬的驛使取送外,私人信件動輒三四個月才能送到,所以其他人給他們寄來的信件都被攢到了一起現在才送過來。
“昭遠拜了一位大儒為師,又娶了師弟為夫郎。明年秋,他也要帶夫郎入京準備齊盛二十八年的會試,也算是苦盡甘來了。”宋亭舟言語中都是為好友欣喜。
孟晚彎著眼睛,“不錯,都是好事。”
宋亭舟又拋來一句,“秦艽可能要升官了。”林蓯蓉給他的信中提到了太子在為秦艽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