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下鄉收甘蔗除了剛開始孟晚跟了幾天,剩下都是碧云帶人去辦。賣的多的糖坊的牛車直接去村里將捆好的甘蔗收回去。
也有許多不敢多種,用荒地和菜地種甘蔗的小戶。這種就要由村民們自行將甘蔗拉到鎮上,每一千斤一百八十文,和整畝整畝賣的價格相同,一畝約萬斤就是一兩零八百文。
孟晚在蘆云鎮上租了個小院,派了個小管事在那里專門收取零散人家的。
今年種植甘蔗的村民們多,早就有住在紅山紅泥村附近眼紅他們的人。紅葉村有家姓陳的不顧家人勸阻一咬牙種了八畝,當時孟晚直接將甘蔗苗送到他家,還叫人詳細的教他怎么砍苗,怎么栽種。
紅葉村的村民都笑陳家當家的是眼紅紅山村的人瘋魔了,敢棄水稻不種,種那勞什子甘蔗,萬一賠了一家幾口連吃飯的糧食都沒有。
陳家人賭著氣天天在地里侍弄,每畝竟還多產了一千斤,且甜度也比其他人種植的高。
孟晚大喜,親自來陳家看過,發現情況屬實,陳家的甘蔗拉到糖坊可產出純度更高的甘蔗來。便每畝給他家提到了二兩銀子,除了陳家自家留些種苗外,竟然共得了十五兩并百文。
這下子誰不心驚,如今縣城糧商多了起來,連鎮上的糧價都比從前便宜,陳家人掙了錢二話沒說,又是翻蓋房子,又是買了牛車,從鎮上拉了一車的糧食回來。
“陳二又去鎮上了?這一車的糧不便宜吧?”
陳二自打賣完了甘蔗一身輕松,人都要飄上天了,嘴角天天就沒往下拉過,他一揚草鞭,“嗨,還不到一兩銀子呢,夠吃到明年夏天了,我家大牛能吃的緊,草哥兒又嚷嚷著要吃白面饅頭,我讓他娘也學學白面饅頭怎么個法子做。”
他說完將車駕到自家院子門口,草哥兒和村里其他小哥兒玩作一團,看見他爹架著牛車回來邁著小短腿就往這里跑,“爹!爹!讓你給我買的發帶買了沒?我要紅色的!”
陳二一把抱起小兒子,“買了買了,是紅的,五文錢一根,趕上一斤糙米嘍!”
草哥兒才不管什么糙米多少錢,他就是要他的紅發帶,這是他爹出門的時候答應給他買的。
可惜拿到手還沒來得及跟小伙伴炫耀,就被他阿娘要了過去,“娘先給你留著,要不你出去玩弄丟了多可惜?過陣子娘帶你上集市去,穿的漂漂亮亮再戴。”
草哥兒眼淚在眼眶里打著轉兒,聽到去集市又歡喜起來,“好哦,好哦,去集市嘍,到時候我要吃糖葫蘆!”
“爹給你買!”陳二一口答應,然后被自家婆娘擰了一把,“這也要那也要,家里房子蓋完大牛也該議親了,買什么買。”
村民們又酸又澀的看著陳家歡歡笑笑的,心里琢磨著從他這兒買些甘蔗種,明年開春自家也種上幾畝,哪怕沒有陳家掙得多,十兩銀子也是好的。
——
臘月初,糖坊還沒停工,王趙兩位商人已經拉著先熬制出來的紅糖走了,赫山糖坊物美價廉,市場空缺,相信明年更會吸引大批的商人前來。
祝三爺是最后走的,他帶了五車孟晚給他收拾出來的赫山特產,和給瓊娘的滿月禮。托他在路過揚州的時候給項先生留下一車,回京后送林師兄家一車、祝澤寧一車、已經赴京準備明年春闈的吳昭遠一車,再就是回昌平后宋亭舟恩師聶先生一車。
孟晚送祝三爺的時候不好意思的說:“三叔帶貨就已經很不方便了,每年還要替我送年貨。”
“跟三叔說話還這么外道可就不對了,知道你們在這兒好好的,長輩們就安心了,東西我都會帶到,你們且放心,明年三叔還來看你們。”祝三爺一開始讓兒子交好宋亭舟可能是抱著商人利益角度,想讓好生帶帶差生,可這些年相處下來,早就把宋亭舟和孟晚當作自家孩子,每次離別也都是不舍的。
“三叔,你今年給我帶的種子挺好,我種出來好幾種,明年若是去旁的地方走商,記得再幫我捎來些。”孟晚嘴上說著不好意思,實際上沒拿祝三爺當外人。
祝三爺上了馬,“好,三叔幫你找來。景行,快帶晚哥兒和阿硯回去吧,外頭風大,別凍著了孩子。”
“三叔珍重。”
宋亭舟攜孟晚目送祝家的車隊漸行漸遠,這才一手抱著阿硯,一手牽上孟晚往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