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金花抬頭望去,見是一位謙謙有禮的小哥兒,帶著兩個仆人過來問路。她手指指向前面的街道,“前面便是石見驛站的招旗,走過去就是,不遠的。”
小哥兒見她們正在吃米粉,抬頭又看看鋪子上的招牌,“這間鋪子是做吃食的?能不能給我們也上三碗你們吃的面條。”
旁邊的小工見有生意,端著碗從座位上起身,笑道:“公子,我們吃的不是面條,而是米粉。素的四文,葷的七文,您要素的還是葷的?”
羅霽寧毫不猶豫的說,“三碗葷的。”
等粉的時候他裝作不經意的和常金花搭話,“嬸子,我來得路上見很多城鎮都有驛站,聽說是知府大人的夫郎建立的?”
“驛站?”常金花心里突然想到早上孟晚說的話,晚哥兒就像算命先生似的,早上剛提點過她,午后就真的有人打聽。
若是平常有人搭話,她是不愛理會的,但……
“知府夫郎一個小哥兒哪兒有那么大的本事,驛站是由府城里的許多商戶共同一起修建的,他就掛了個名。”常金花頭回說瞎話,越說越別扭,心里暗暗后悔,早知道還不如假裝沒聽到。
羅霽寧若有所思的說:“也是,西梧府的商人有果珍罐,是該修建驛站方便長期運送貨物。”
米粉很快就好,羅霽寧本來是想從常金花口中打探宋家的消息,但很快思緒又轉移到面前的米粉上。
強忍著要保持形象,慢條斯理的把米粉吃的一根不剩,“嬸子,你們店里的米粉也太好吃了,是誰想到的做法?”
這回不用常金花說,店里的伙計就把芹嬸因為饑荒,從老家興安來西梧府尋親,卻沒人收留露宿街頭。被常金花救助到店里做活后,把老家米粉的做法弘揚光大的事給講了一遍。
看著芹嬸老態靦腆的臉,羅霽寧突然心中有了一絲觸動。他穿越至今一直在怨天尤人,覺得自己倒霉透頂。可突然見到米粉的興起,古人簡樸的智慧,突然心情就平和了不少。
“芹嬸是吧,不然我帶你去盛京城開店,每月給你五兩銀子的工錢如何?”
伙計驚叫出聲,“五兩!”
芹嬸愣了愣,下意識看了常金花一眼,下一秒便毫不猶豫的拒絕道:“謝公子好意,但是我現在和孫子現在在西梧府過得很好,東家也沒少給我們工錢,不想去什么盛京城。”
“那我若是出錢買你的方子呢?”羅霽寧問。
芹嬸更是迷茫,“方子?做米粉還要方子?”
米粉的步驟不算太難,只是以前沒人往這上面去想,有大致做法后廚師輕易就能仿照。
羅霽寧只是一時感性的突發奇想,從芹嬸問明做法后,結賬時又多給她十兩銀子做買方子的錢。
常金花晚上回家將這件事和孟晚說了,孟晚坐在她屋里的軟榻上剝干桂圓,臉上沒什么意外的表情,“夫君官階越來越高,想打探咱們家情況的只會越來越多,往后家里下人也要好好約束,秋色那樣的事在西梧府無傷大雅,若是在盛京可是要命的。”
屋子里除了阿硯和通兒什么都不懂,其余人都神情一凜,常金花問:“晚哥兒,今天那人到底是誰啊?”
孟晚一語雙關的說:“可能……是我老鄉吧。”
他當初是被人牙子從臨安府拉去昌平府賣到宋家的,這個事只有極少數人知道。
阿硯好奇的說道:“阿爹的老鄉?那阿爹想回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