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嘹亮的歌聲沖擊著觀眾的耳朵。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緑江!”
這剛硬十足的歌聲,讓在場的所有人精神一振!
緊接著,眼眶漸漸變紅。
只見原本空無一物的舞臺上,居然憑空出現了一條蜿蜒的隊伍!
整個畫面呈現出獨特的黑白雙色調。
那些身影略顯模糊,卻又極具立體感,好像從遙遠的過去穿越時空而來,以一種特殊形式重現在眾人面前。
他們背著沉甸甸的行囊,身著筆挺的軍裝,口中高聲吟唱著豪邁的戰歌,步伐堅定而有力地朝著前方行進。
看過《國韻》第三期的觀眾很快就懂了,這是用了某種復原技術,將“全息投影”再次搬上了舞臺。
他們癡迷地聽著,看著。
激昂澎湃的音調在空中激蕩回響。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里,這樣的歌喉早就化作一種堅不可摧的信仰符號,深深地烙印在人們的心間。
臺下的老兵們滿臉驚愕,緊緊凝視著那片虛幻的光影。
可即使眼睛瞪到發澀,他們也不敢挪動一下視線。
往昔歲月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不知不覺之間,兩行混濁的老淚順著飽經風霜的臉龐流下。
老許忍不住輕輕跟著哼唱。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緑江!”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華夏好兒女,齊心團結緊!”
“打敗美弟野心狼!”
他顫抖地伸出手,想去觸摸一下那虛幻的影像。
可惜,就在他要即將碰到的時候,一觸成空。
戰友,我的戰友...
那年真的很冷。
空中壓制,火力碾壓,生死絞殺。
怎么就熬過來了?
那年一起約定要回家的戰友,在哪呢?
影像漸漸消失。
隨之流出的是輕盈如水一般的吟唱。
像是那家鄉的美麗姑娘,遙望著月亮,思念著遠方的愛人。
低沉醇厚的嗓音緊隨其后。
故事感撲面而來。
“1951年秋幕。”
“依然還未到時候可以踏上歸途。”
“將來凱旋之時還望妹能繼續教我美術。”
“隊伍現正大步向北我們身上無戎寒裝。”
“那天上的大雁卻似怕了鬼軍不停地撲向南方...”
舞臺驟亮,卻依舊是黑沉的主色調。
葉寒與龔林娜各自站在舞臺的兩邊。
一邊的背景是戰火紛飛的戰場,一邊的背景是溫暖平和的村莊。
他們在講述當年,一個在吟唱過去。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啊~~~”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綿長的氣息輕輕托起,宛如月光灑在靜謐的河上。
清澈悠揚的高音如同山澗流水般純凈。
恍惚間,歌聲將老許帶回那段永遠不敢忘,也不能忘的歲月...
我叫許衛國,第九軍六師炮兵班長。
戰壕很冷。
在這連火都打不著的冰天雪地里,我啃著凍得硬邦邦的土豆,忍不住拿胳膊肘捅了一下旁邊的豆芽菜。
“抖什么抖?子彈專打你這種慫包,給我立的板正滴!”
豆芽菜膽子小,剛來沒多久,是自己跟在隊伍后面混進來的,年紀沒到標準,就十五光景,臉皮厚,死皮賴臉不肯走。
不過爹媽給取了個好名。
叫和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