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好斗好戰,生在馬背、死在馬背的廣大胡人族群當中,也算是個頂個的實權派兼實戰派
至今數百年間,鮮卑宇文部的核心武學經由歷代戰陣高手千錘百煉,本已非比尋常,再融入五胡亂華所得的漢人武學,傳承體系愈趨完備。
這也是此世大多數北方胡人大族家傳武學的形成方式由原本千奇百怪、雜亂不堪的草原、西域胡族武功,藉由中土玄學大綱升華為完善的體系,與南方漢家自古以來的道、儒、兵家等主流武學體系迥然有異,卻又各有千秋。
而石之軒之所以懷疑冰玄勁是匈奴武功,乃是看出冰玄勁帶著不少道家黃老派的練氣風格。
而黃老派在中土最為盛行的時期,正是從漢高祖劉邦開國是黃老派主政,直至漢武帝踹開黃老派,獨尊儒術之間的數十年,也正是匈奴稱霸草原,吊打西域的黃金時間段。
又因生存環境及文化影響,帶有胡人風格的北方武學偏重實戰殺敵,而南方漢人武學則側重境界學養。
由此,北方武學大多粗狂有余,精湛不足,在學武前期可以進步飛快,戰力不俗,往往北方武功高強的年輕俊杰在數量上力壓南方。
但到了宗師級,北方武學多半都會后繼乏力,且不利于養生長壽,容易被南方武學趕超。
甚至于,北方武學在戰陣廝殺上能夠勉強壓住南方武學一線,但在正面廝殺之外,面對道心種魔大法亦或聞采婷所習這種天魔秘術等等詭異法門之時,抵抗力近乎為零。
因而包括陰癸派、邪極宗等魔門派系往往在北方如魚得水,攪風攪雨,好不快哉。
反而是注重精神境界的南方武學,因融合了漢代百家遺澤,在感知及抵抗種魔之術、迷魂之術方面,獨具優勢,坐擁黃天大法的天師道,便是其中佼佼者。
這也是石之軒敢于在宇文邕身上施展鎖魂術,而宇文邕登臨一國君主數年,早已武功大進,離著宗師級僅有咫尺之遙,卻仍難以自查的根本原因。
此次宇文邕遭了聞采婷的毒手,精氣嚴重虧空,且因精氣神三者間的動態平衡,其精神亦跌落至谷底。
若是石之軒此刻想對宇文邕種魔,只消讓他神智暫時清醒過來,然后將自己昨晚剛剛摘走聞采婷初次,而他不僅當了接盤俠,還落得如此慘兮兮的殘忍真相告訴他。
在他本就給聞采婷傷得千瘡百孔的心靈再撒一把鹽,一舉將他推到瀕臨心靈崩潰的狀態
當然,石之軒相信,宇文邕到底是一代雄主,絕不會就此一蹶不振,反而會因愛生恨,憤然重振。
且愛之深,恨之切,宇文邕必然會將他與聞采婷牢牢銘刻在心底,每日以愛恨難言的念頭鞭笞千百遍。
屆時,石之軒再以聞采婷為魔媒,安排她與宇文邕“偶然”再會,一番愛恨糾葛后,二人重歸于好
如此這般,石之軒即可效仿龐斑憑著三角關系,種魔成功的經典案例
“可惜,宇文邕終究是比魔門中人還有沒下線的政客頭子
或許他智慧圓通,意志強韌,資質根骨也不算差,但卻非是天生正義又信念堅定,道心晶瑩之人,即使給他種魔,成功孕育出魔種的概率也幾近于無,最多得個傀儡罷了”
暗暗感慨著,石之軒的內丹全力吞吐天地精氣,從掌心灌入宇文邕體內的真氣流越來越疾,亦越來越猛,似乎不僅要一口氣恢復宇文邕的內功修為,更要將他硬生生催生到宗師級
因而待到尤楚紅與安撫好諸將稍安勿躁的越公宇文盛步入帳內時,一眼就見到瞑目站立的石之軒渾身真氣浩然,衣袂獵獵拂動,整個人猶如隨時會轟然爆開的超高密度能量體。
而側首盤坐在前的宇文邕則肌膚通紅,汗如雨下,額頭、手背、脖頸等處青筋畢露,似手指粗的小蛇般起伏攢動,被石之軒手掌摁住的頭頂,更不斷騰起濃濃白霧,如云朵般搖曳。
此情此景,尤楚紅、宇文盛、何泉三人如何不知石之軒正在施展類似灌頂傳功之類的秘法,將自身功力不計后果的送給元氣干涸的宇文邕,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