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蛟巡行東部,行動遲緩,身軀渙散,神采黯淡,似有分崩離析之兆……
石之軒心神一震,隱隱有所明悟,“北周屬土,北齊屬木,三分天下則氣運不足以為真龍,止于蛟龍耳!”
天地間一氣流行,皆因形相不同,致生千變萬用,然若源溯其流,蓋歸一也。
人道氣運固然縹緲朦朧,然而終究源于萬民之精氣神的匯聚升騰,亦是天地元氣所演化的一種獨一無二的奇異氣象,且因根植于人道大勢而隱隱然亦有跡可尋。
呈現在道德高士的“法眼”之中,則萬民之氣恰似各種各樣的流光溢彩,流淌匯集在大地上的村鎮城池之間,最終聚小溪成江河,滋生蛟龍。
此氣運之龍不僅象征著國勢強弱,更映射著萬民意愿所向,預兆著人間大勢的興衰變遷,五德循環。
心念電轉之余,石之軒將心神轉向南方,但“見”一頭郁郁蒼蒼的青蛟巍峨盤踞,體型并不比北齊的青蛟大,但卻鱗甲畢現,沉穩綿延,顯然南陳國勢穩定。
只可惜南陳青蛟的龍目卻半開半闔,隱現萎靡死寂之意,似乎是國主“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之兆!
石之軒收斂心神,萬千氣象霎時隱沒,忍不禁眸中閃過沉吟之色——南陳國主陳頊乃是當世宗師級的頂尖高手,如今不過五十出頭,正值盛年,怎會病入膏肓?
要么,是陳頊舊傷復發,真元衰竭;要么,就是陳頊中了什么暗算,例如被刺殺重傷或是中毒不治……思及同樣盛年早逝的陳霸先,十有八九便是后者。
南朝漢人的內耗真是沒的說,只要是稍微強勢一些的雄主,基本上都活不長,難怪自晉室南遷以來的兩三百年里,北伐屢屢無疾而終,一直是鏡花水月。
歸根究底,也是南朝漢人依然未曾擺脫魏晉遺毒的桎楛,腐朽奢靡,弄虛詭謀有余而務實進取不足,不像北朝漢人注入了胡人尚武務實的新血,斗志昂揚,野心勃勃。
默默感察自身,石之軒只覺精氣神愈發混潤圓滿,清明通靈,顯是剛剛心神上合人道氣運而受益匪淺,離著靈神清空,包涵萬有的還虛境界更近了一層。
盡管在望氣之術上同樣大有所悟,但他卻并不如何著意,更不會因此而沾沾自喜,沉迷其中。
望氣之術,古已有之,相傳可窺天地人三才之變。
然而實際上,尋常奇門之士望氣,所見不過霧里看花,或可偶然窺得人道氣運的一鱗半爪,也猶如斷章取義,不足為憑,止于術法層次,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或許已是匪夷所思,但在道行高士眼里其實不值一哂。
真正的修行高士,從不以奇門異術稱雄,而是專注于參透天地和生命的奧秘,一旦臻至【天人合一】的無上道境,自有不可思議的神通一一具足,即使不通望氣之術,人道氣運的任何細微變化在其慧眼之前亦無所遁形。
道為術之本,術為道之末!
石之軒再次成道還虛在即,又怎會舍本逐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