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四叔也沒賣關子,仔仔細細的將情況給大伙說了一下。
原來這人名叫李根年,他和受者害家屬一樣都是京西礦務局的。
不過他們兩人,一個是在總局的管理崗,一個在京市礦物局下屬煤礦上當煤頭工,兩人平時沒什么交集。
直到六年前,京西礦務局
當時李根年和他父親都在井下作業。
煤礦坍塌的那一瞬間,他的父親將李根年推到了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
因此李根年撿回了一條命。
之后他和其他傷者一起被緊急送往了京市的協和醫院,并在那里做了鼻骨手術。
這次礦難總共造成了三百多人不同程度的受傷,死亡人數總計46名,其中就有李根年的父親。
當年這場事故鬧得沸沸揚揚,據說是死者家屬因為不滿單位這邊的賠償,雙方還因此爆發了好幾次沖突。
而第一起案件受害者的父親剛好是這個礦難賠償案的負責人。
其實當年第一起案子剛發生的時候,公安就懷疑兇手是熟人,或者與受害者一家有仇。
所以他們查的第一波嫌疑人就是這批礦難者的家屬。
只不過當年帶頭鬧的比較兇的那些人當中,并沒有李根年的名字。
再加上礦難家屬對這件事反應激動,拒不配合。
這也導致公安同志在調查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
眾人聽到這不免有些疑惑,既然查了那怎么沒有查到這人?
這個,霍四嬸開口解釋了一下,“因為在他們調查的過程當中,兇手再次犯案,之后沒多久,第三起殺人案也發生了。”
半個月不到的時間,京市一下子慘死了三位花季少女。
毫不夸張的說,那段時間一到下午五點,大街就上沒有什么人了。
哪怕出去蹲個坑,女同志們也都是三五成群的一起。
迫于多方壓力,公安部門這邊也沒辦法,只能將原來調查礦難家屬的這部分警力抽調了回來,然后擴大了搜尋的范圍。
霍四叔道:“其實從這個時候,我們調查方向就已經被兇手給徹底帶偏了,兇手怕我們查到他,就故意殺害了兩名無辜的女同志,目的只是為了轉移我們的視線。”
霍四嬸也跟著補充了一句:“第一起是報復殺人,后面兩起是為了轉移視線,從第四起開始,兇手的心態已經開始變了。”
當時這幾起案子的尸檢都是她去做的。
霍四嬸到現在還記得,當時她帶著的那兩名助手在看到受害者的第一眼時,兩人連胃里的黃膽水都給吐了出來。
自那以后,這兩人再也沒有吃過任何動物的內臟,連葷菜都很少碰。
因為后面的案子,一起比一起血腥。
所以當時所有的辦案人員都一致以為,這人未必是尋仇,也許他就是單純心理變態。
這也是為什么案子一直懸而未破的原因之一。
方向從一開始就錯了,怎么能找到兇手呢?
“哎,不對啊,你們不是半個月前就已經知道了兇手的鼻骨做了手術,怎么你們沒去醫院核查一下三聯單?”霍母疑惑道。
這個年代只要是單位的正式職工,看病就不需要花錢。
只需要憑單位開的三聯單去醫院就可以了。
收據聯是病人拿的,憑這個可以掛號,看病,檢查,做手術。
存根聯交由單位的財務,用于記賬。
結算單則是交由醫院存檔以及后續結賬。
而且這個三聯單,職工的直系家屬也可以使用。
只是報銷比例只有百分之五十,另外有一部分西藥,再比如拍x片這種,這些需要職工家屬自已自費。
按理說只要去醫院查一下,再和當年礦難做手術的那批人做個對比,不是很快就能確定了嗎?
事實上早在半個月前,公安同志就將京市各大醫院近十年來做過鼻骨手術的人員名單給調了出來。
只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