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李文淵幫自己打聽究竟哪個雜志更適合發布詩歌,林翰這會兒已經開始搜腸刮肚回憶起來,優秀的詩句到底有哪些。
他上輩子只能算是普通人,能接觸到的現代詩并不多,大多數都是膾炙人口那種,但這個世界上也有一部分現代詩是存在的,比如徐志摩跟泰戈爾,就連《致橡樹》也都在。
所以他在思考搬出什么詩歌來時,總會在網絡上面搜索一下,免得出現撞車的現象,別到時候弄得自己尷尬萬分。
《你是人間四月的天》算是送給陳佳璇的定情詩,這首詩發布出去要看陳佳璇的意愿,倒是后面那首《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可以算做一首,但應該有點新意才好。
沒過多久,李文淵便在qq上面給林翰回復了,“他們覺得可以現發在《讀者》上面,然后找《詩刊》。《讀者》的發行量大,有群眾優勢。而《詩刊》則是在詩歌領域有權威,比較專業。”
“那行,我等會兒就跟他們聯系一下,你有《詩刊》那邊編輯的聯系方式嗎,我難道直接發到他們的投稿郵箱里面等待檢閱?”
有熟人好辦事,林翰默默給自己點了個贊。
然而李文淵發了個抹汗水的表情,“我又不是寫詩的,哪里去找他們的聯系方式。不過你可以讓你經紀人問問,應該還是挺好找的。畢竟現在《詩刊》的影響力越來越弱,能有你這樣的知名作家加入肯定不會拒絕。”
“好吧,我先跟《讀者》那邊聯系再說,《詩刊》放在后面,不用著急。”
“你先把你寫的詩給我看看啊,讓我欣賞一下你的詩歌寫得怎么樣,讓我從讀者身份給你一點意見跟建議。”李文淵很好奇的說著,他見過林翰兩個作品,卻沒見到其余的。
然而林翰義正言辭的表示拒絕,“等刊登出來時,我會告訴你的,到時候你去買一本就知道了,現在要保持神秘。”
“過河拆橋啊,我幫你到處詢問,你這么做要不得。”
“說笑呢,等我寫好之后再給你咨詢咨詢。”林翰發了個憨笑的表情,自己切換到電子郵箱里面,開始回復起《讀者》雜志社的郵件,同時也給《意林》那邊表示歉意。
留下自己的工作qq號,林翰便等著對方添加好友,《讀者》雜志社遠在西北地區,并不是在燕京這邊,只有遠距離交流。
……
沒過多久,一個名叫“抹茶瓜子”的編輯就添加了林翰的好友,并且說道:“林老師您好,我是《讀者》編輯部負責詩歌類的編輯。很高興您能接受我們的邀請[露齒笑]”
看資料這應該是一個女性編輯,林翰覺得挺有趣的,他回答說道:“我也沒想到你們居然能看到我隱藏起來的才華,像你們這樣具備慧眼的人可不多。”
“我們這邊是打算開辟一個專欄,林老師每一期發一首比較短小精悍的小詩上去,我們按照每一行來計算價格,你看可以嗎?”
林翰還以為只是一首詩了事,沒想到對方居然這么重視自己,在銷售量接近千萬冊的《讀者》雜志上面開辟一個專欄,這是多少當紅詩人都辦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