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想法是剛好相反的,在國內圖書的版面大笑被成為開本,開本就是以全張紙為計算單位,每全張紙裁切和折疊多少小張就稱為多少開本。
全張紙對折后的大小為對開,再對折就是4開,然后繼續對折為8開、16開、32開、64開。簡單的說,64開的印刷圖書只有32開的圖書一半大。
言歸正傳,小開本的口袋書籍其實在國內并不能暢銷,這是消費觀念決定的,林翰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扭轉。
“那就還是在《幻想時代》上面連載吧,正好給他們第一季度來個開門紅。”陳佳璇自言自語的說著,這本經歷過涅槃的雜志目前已經將自己的月銷售量穩定在了40萬冊附近,向上面提升就達到了一個瓶頸期。
占據了20%的股份,林翰的新書《銀河系漫游指南》幾乎是確定可以將這個瓶頸打破,它受到的關注實在太高了,就連林翰畫的那個機器人馬文的照片就有真正的大觸經過了再加工,開始在網上傳播起來,小說還沒有出來,馬文就紅了!
只是林翰的野心遠遠不止于此,他摸著下巴說道:“既然要連載,那干脆就送到國外的科幻雜志上面連載,滿足絕大部分讀者的需求。我知道光是我們還無法聯系到那邊,到時候就讓企鵝出版集團的負責人幫忙引薦一下,給那些雜志社遞個話。”
“哪里需要那么麻煩,你太低估了你在歐美讀者心中的地位跟熱度。你可是去年全球最火的科幻作家,沒有任何科幻作家能跟你相提并論!既然出版讀物都能賣出去這么多本,刊登在雜志上面一點也不會差。事實上,我敢保證,只要你將尋找歐美科幻雜志社的消息發在臉書上面,那些雜志社就會直接找上門來,任憑你開條件,信不信?”
“怎么不信,你說的我都信!”林翰恍惚中遺忘了自己的身份,他在國際上已經是大名鼎鼎的作家,連續幾本書問鼎過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讀者群體遍及全球各個國家,用不著以普通作家的身份去求雜志社,該讓雜志社求他了。
這樣的身份轉變來得有些晚,但同樣讓林翰很是興奮,自己這算是真正意義上面的反攻到了歐美!
科幻發源于歐美,并且在那邊發展壯大,中國乃至亞洲都一向被認為是科幻的荒漠,但林翰這個來自荒漠的科幻作家上演了一出讓人瞠目結舌的逆襲!
如果說當《我,機器人》這本書橫空出世,紅透歐美半邊天的時候,那些保守的歐美讀者跟作家還能狡辯的認為這只是曇花一現的書。
但隨即《火星救援》跟《侏羅紀公園》的聯袂出擊讓那群人說不這種話來,這來自大洋彼岸的一次又一次打擊讓歐美科幻圈都為之禁聲!
前段時間《三體》又一次讓這些頑固的讀者嘆服,林翰的名字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徹徹底底將他們壓下去,不論是成名已久的資深作家還是名噪一時的新銳作者都不得不屈居在林翰身下。
歐美科幻圈在鐵一般的事實下,只得承認自己不光在銷量上比不過林翰的書籍,就連在口碑上也是一敗涂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