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徐嘉衍的毛遂自薦,林翰打趣著說道:“當伴郎可以啊,不過你到時候可別一個人來。同時也別打扮得太帥,免得搶走我風頭。”
“這可就麻煩了,要讓我不帥,恐怕得給我畫個特效妝才行。對了,我現在正在紐約這邊錄節目,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作為能在北美橫掃近3億美元電影《黑客帝國》的主演之一,徐嘉衍也算是在好萊塢走上了一條非主流的發展道路。
他并沒有拍攝正兒八經的好萊塢大片,但是卻被眾多影迷以及好萊塢業界人士所熟悉。
因此被邀請錄制美國國民級別的脫口秀《大衛-萊特曼深夜秀》,這是cbs電視臺的王牌節目,觀眾非常多,影響力很大,對于想要開辟好萊塢市場的徐嘉衍來說很是重要!
林翰興趣乏乏,并不大想知道這家伙究竟看到了什么,“說來聽聽,一定要是有趣的事情。”
“我路過時代廣場的時候,發現有一群人在cosplay《黑客帝國》,并且玩起了快閃。我看到很多人都在錄像,估計網上已經有人傳播起來了,你可以看看,好幾百人呢,很震撼的場面,剛好時代廣場上面有好幾個屏幕也在播放跟黑客帝國相關的廣告,這部電影在美國真的挺火的!”
“你這才知道啊,不然三億美元票房是憑空變出來的嗎?”
徐嘉衍辯解著說道:“以前都是看新聞聽報道,沒有直觀的感受。現在來到現場,旁邊的圍觀人士一個個都是能認出我來!”
這對于臉盲癌晚期的美國人來說絕對不是簡單的事情,這大概得益于徐嘉衍在《黑客帝國》里面扮演的史密斯特工形象太過于生動,讓人印象深刻。
“行行行,知道你在美國人氣高,不用跟我顯擺。”
“額,剛剛跑題了。我想說的不是快閃,而是我買到的《紐約客》雜志,好像你的新書才發布沒多久吧,這邊就看到了書評。我馬上拍照發給你。”
說罷,就有幾張照片通過微信傳了過來,只見照片上面密密麻麻全都是英文,配的圖竟然是此前林翰自己畫出來的七肢桶外星文字!
這些外國佬的效率可真高!
林翰也顧不上跟徐嘉衍繼續交談,他將這兩張圖片放大,然后仔細閱讀起來。
……
《紐約客》是一份美國知識、文藝類的綜合刊物,以非虛構作品為主,包括對政治、國際事務、大眾文化和藝術、科技以及商業的報道與評論。
平時也會刊登一些文學作品,主要以短篇小說和詩歌為主,擁有高質量的寫作團隊以及嚴謹的編輯作風。
毫不夸張的說,《紐約客》已經發展成為紐約社會的一個必要部分,想要進入大都會社交圈子,那么讀一讀這本雜志就夠了!
酒會上面,人們聊天的內容很多都來自《紐約客》,這本雜志寫什么,人們就談論什么。
由于紐約這座城市里面電影、戲劇跟文學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紐約客》在文化藝術上面的評論很有名,為它寫評論的不是作家就是名人,權威性很濃!
眼下《降臨》根本還沒有英文版,但《紐約客》竟然邀請到了一名華裔作家湯米-陳來撰寫書評,這大概就是最大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