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的很清楚,既然請來了這位天下第一的讀書人,就絕不會插手任何學宮的事務,而現在,也該是他消失的時候了。
趙家家主看著遠去的劉赫,臉上笑意不減,口中輕念了一句。
“來的越遲,想的越透。”
一個時辰之后,所有學子進入秣陵學宮講學堂大殿,衣衫濕透的他們,全在四下找尋那個俊朗書生的行蹤,卻是最終無果。
秣陵學宮的洗心池,卻從這天起,名揚天下。
每年到了學宮落成的慶典之日,都會有無數的學子跳入那池寒意沁骨的湖水當中,并且要足足泡上一個時辰。
這似乎成為了秣陵學宮一條不成文的規矩,無論是已在學宮求學多年的學子,還是當年入學的新生,無一例外,全都要在這一天,在那洗心池中泡足一個時辰。
這種自討苦吃的舉動,遭到了許多沒有來過秣陵學宮的讀書人的質疑,覺得這未免太過于浮于表面。
然而據那些曾經經歷過洗心池的學子們說,那一個時辰,真的能想明白許多世間的道理,正如洗滌了心靈,宛若重生一般。
這兩種聲音一直在天下讀書人中此起彼伏,爭議不斷,直到若干年后,一個被天下公認的大奸大惡之人,在洗心池經過一番洗禮之后,從此放下屠刀,不再作惡,所有對于洗心池的質疑,才至此煙消云散。
講學堂大殿之內,數千學子圍攏在溫暖的爐火旁,聚精會神的聽著那位秣陵學宮的大祭酒,親自為他們傳授的第一課。
“你們可知,為何要讓你們在山下逗留幾日,再讓你們上山?”面容慈祥的趙家家主朗聲問道。
“可是想讓我們懂得求學之路的艱辛?”一個坐在近前的年輕學子,壯著膽說道。
趙家家主朝他贊許的點了點頭,“說的很好,不過,這只是其一。其二,你們在山下,住了流民所住的窩棚,百姓疾苦,你們應該也已經嘗到了。其三,這些日子以來的朝夕相處,你們應該也有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等一會回到學舍,就按照你們上山時結伴而行的隊伍來決定你們房間的分配,這可省去了咱們學宮不少的麻煩啊。”
趙家家主的詼諧的話語,頓時惹來學子們的一陣哄笑,大殿中的氣氛,也比開始時輕松了許多。
“讓你們品嘗百姓疾苦,是為了讓你們拋下書簡,走出學堂,用自己的雙眼看一看外面的樣子。給你們時間結識新的朋友,是為了讓你們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的道理。至于外面的那座洗心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