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當即一拍桌案,“好!既然如此,那咱們就把規矩定一下。這件事,是你發起的,我們今天,只是同意你的想法,但所有的細則,都必須仔細商議之后,在三方都同意的前提下,才算生效,天機先生以為如何?”
劉赫笑道:“看來曹公是想留我在許昌,再多住些日子了?”
“先生放心,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直到咱們三家將一切敲定為止。”
說罷,曹操大袖一揮,走下了靈臺。
目送曹操離開之后,守在門口的法捷和阿蒙馬上回到了劉赫和魯肅的身邊。
劉赫和魯肅相視一笑,要來筆墨,各自寫下了一份名單。
法捷和阿蒙拿起名單,二話不說,當即上路,踏上了返回成都和建業的歸途。
十五日之后,兩撥人馬先后抵達了許昌。
除了雙方一批頂尖的謀士悉數到場之外,法捷還將那位天下第一讀書人趙家家主也一并請到了許昌。
整整一個月,三方都在日以繼夜的商討著所有的細則。
這種場面,當然少不了一番唇槍舌戰,那些名震天下的大謀士,甚至會為了一條看似是無關緊要的規則,吵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
為了這次重要的會談,曹操特意在許昌城內開辟出了一塊地方,修建了兩座閣樓,一座用來議事,另一座,則作為孫劉兩家,那些遠道而來的大謀士的住所。
很快曹操就發現,修建兩座閣樓,似乎是有些多余了。
自從會談開始,三方的大謀士們幾乎就沒離開過議事廳,不眠不休的爭論著,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那座用作住所的閣樓,幾乎已經被荒廢,可卻有一個人,一直賴在上面,始終沒有下來。
作為這次三方會談的發起者,劉赫卻置身事外,每日只是捧著一個酒壇,坐在閣樓頂層的扶欄邊上,笑望著對面終日吵鬧不停的議事廳。
身后腳步聲響起,劉赫回頭望去,拿起手中的酒壇晃了晃,笑道:“你來的不巧,我這壇酒,剛剛喝完。”
趙家家主走到劉赫身邊,緩緩坐了下來,“你那壇酒,喝了三天都沒喝完,怎么我一來,就喝完了?”
劉赫笑了笑,沒有說什么,直接越過扶欄,翻身而下,到樓下又拿了兩壇酒上來。
趙家家主接過劉赫遞來的酒壇,二話不說撕開封泥就喝了一口,卻是一臉的嫌棄。
劉赫笑道:“知道我為什么一壇酒能喝三天了吧?”
趙家家主將酒壇放到一邊,冷哼了一聲,“這還不是都因為你,當初在秣陵學宮的時候,你總是拿三仙醉給我喝,把我的嘴都給喝刁了。”
劉赫望了望對面仍不停傳來爭吵聲的議事廳,“他們都吵成那樣了,你怎么一個人自己跑出來了?”
趙家家主皺了皺眉頭,“說起來也都是有些來頭的讀書人,可真吵起架來,一點也不比鄉野村婦差,我也插不上嘴,聽得也煩了,就跑到你這,來蹭酒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