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故國沒有遺棄,國家沒有忘記,明明可以遙望故土,只是卻猶如隔著萬里之遙。
劉興祚聰明伶俐,善解人意,而且精通兩國語言,女真讀書識字的不多,能當翻譯的更是屈指可數。
這樣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連敵人都不忍殺害,努爾哈赤更是喜愛,更是賜名愛他,或許是為了不讓人覺得他們有搞基的嫌疑,就寫成了愛塔。
不僅如此,努爾哈赤還把代善之子薩哈廉的乳母的女兒嫁給了他,劉興祚從奴隸直接翻身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姻婿。
1621年,金國與明朝的遼沈之戰爆發。
此戰,劉興祚立下戰功,被升為備御,接著又被提升為副將,掌管著建州最富有的金州、復州、蓋州和海州。
其地位僅次于施吾里額駙佟養性、撫西額駙李永芳,成為漢官中第三號重要人物,可謂是榮耀之極!
在1621年的冬天,努爾哈赤去探視劉興祚的時候,甚至把身穿的珍貴貂皮襖脫下來,親手披在了劉興祚的身上,這又讓劉興祚糾結又矛盾!
換作一般人,受到領導如此器重,也許早就樂上了天,不知所以。
但是,劉興祚卻漠然了,以至于陷入了痛苦的掙扎。因為努爾哈赤在征討明軍的戰爭中,對待俘虜非常殘忍,通常以大規模而屠殺之。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何況是面對自己的同胞!
努爾哈赤血腥的屠戮一次又一次拷問著劉興祚內心深處殘存的良知。
多少個夜晚他轉輾反側,難以入睡。多少個夜晚他內心滴血,撕心裂肺!
曾經的大明子民,生活的窘迫迫使走南闖北,做點買賣,渴望有所成就衣錦還鄉,曾經的翩翩少年,經歷過滄桑之后,步入中年。
只是造化弄人,遭遇劫匪淪為奴隸,直至遇到生命中的伯樂。
努爾哈赤不因他的出身而重用,給了他無限的信任與榮耀。
只是這種榮耀和信任需要他對著自己的同胞舉起屠刀。
在金國的那段時間,無論是治理民眾,還是對待戰俘,劉興祚都力求寬容,想以此來減輕道德對良心的叩問。但是努爾哈赤絲毫沒有平等對待漢人,只是把它們當做奴隸,當做工具使用,日夜生活飽受良知煎熬的劉興祚近乎崩潰。
二十年了,故鄉的原野風景早已模糊,故鄉的記憶早已淡然。而內心的召喚確更加的濃烈!
在這里有他的妻兒和摯友,如果閉著眼睛,酒杯孤飲,了此殘生。
也曾想過逃離這里,去奔向祖國的懷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