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李泰,怎么可能好好輔佐李承乾?
所以,他當初只聽進去了長孫皇后前半段話,后半段話直接無視了。
卻聽蘇勖又道:“陛下厭惡兄弟鬩墻,不光是針對殿下,同樣也針對太子。無論太子如何猖狂,這個底線他都不能觸碰!”
“是以,臣覺得,只要殿下在這個底線之內,好好運作,必定大有可為!”
“哦?”
李泰眼睛一亮,頓時來了興趣一般,放下書籍,給蘇勖倒了一杯茶水,笑著遞上去道:“還請蘇學士賜教!”
他知道,蘇勖的官職雖然不比曾經的王珪,但蘇勖的底子,要比王珪干凈得多。
一個是蘇勖乃弘文館十八學士,二個是蘇勖乃南昌公主的夫君,官拜駙馬都尉。
別的且不說,光這兩個身份,就足以讓李泰信任他。
卻聽蘇勖又笑著道:“殿下不用跟臣客氣,只要能為殿下出力,臣必當竭盡所能!”
“呵呵,好,蘇學士您請坐!”
“謝殿下。”
說笑著,兩人一同找了個位置坐下,很快便切入正題。
只見蘇勖端正身形道:“其實,依臣之見,殿下若想再次獲得陛下的重視,就不能以自之短,比太子之長,當揚長避短!”
“哦?那依蘇學士之見,本王該如何揚長避短?”李泰好奇的追問道。
蘇勖又接口道:“想必殿下這些時日應該聽說了,太子正在推行科舉改革,而科舉考核,從明年開始,將采用新學的教材,那么,也就是說,今年的科舉必定大熱!”
“你的意思是,讓本王在今年的科舉上動手腳?”
“不錯!”
蘇勖十分欣賞李泰的聰明,當真是一點就透。
卻聽他繼續道:“如果今年的科舉,有一半以上的進士都出自殿下的文學館,或者,今年的武狀元,文狀元,同時出自殿下的文學館。那么,陛下將如何看待殿下的文學館呢?”
“這”
李泰聽到這話,瞳孔猛地一縮,不禁滿臉詫異。
這時,又聽蘇勖意味深長地道:“其實,在來越王府之前,臣就通過弘文館的人脈,探聽了今年報名科舉考試的士子,發現今年士子的質量,當屬貞觀之最,無論是家世,還是能力,都不是歷屆能比的!”
“所以,殿下您想想,如果將這群士子招募到越王府的文學館,將來,會是怎樣的一番局面?”
“可我聽說,李承乾在江陵也培養了一些人,這些士子能比得過他們嗎?”李泰忍不住反問道。
蘇勖卻是啞然一笑:“殿下怕是誤會了什么吧?難道您以為光靠太子一個人的力量,能撐起整個朝廷?您以為江陵那些泥腿子,沒有人脈,真能在朝廷上長久?”
“當官,可不是光靠實力的,還得靠人脈!”
“而這群士子,據臣所知,大多都是地方官吏的子嗣.”
“呼”
聽到這話,李泰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地方官吏的子嗣若全都投靠了他,那他的影響力,可就不是現在能同日而語了。
“好好好!”
李泰興奮地差點跳起來,連說了幾個好字,然后滿臉激動地握住蘇勖的手,鄭重道;“本王得蘇學士,如得管仲也!”
“呵呵,越王殿下過獎了。”
蘇勖謙虛的笑了笑,旋即拍了拍李泰的手,示意他冷靜一點,又道:“接下來,才是殿下需要做的,首先,將文學館徹底建立起來,廣招人才。其次,開辦報館,名為《文學報》。專門以文學為主,發表文章,詩詞歌賦,都可以,一定要擴大影響力。”
“最后,上奏陛下,恩準殿下舉辦文學活動的權力。”
“只要做好這三點,越王殿下的前途,絕對一片光明。”
“而這。”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又意味深長地看向李泰:“正是太子的短處。”
“相比太子整日玩弄權術,讓陛下時不時的擔心他,防備他。還不如殿下這樣,利用自己的長處,讓陛下放松,且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