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道光皇帝:平叛~平叛!
京師,西直門。
清晨時分,玉泉山來的運水車隊,浩浩蕩蕩來到了門外。
大規模人口聚集的城市,大量使用地下水,各種污水的排放滲透,導致水質逐漸變差。
也隨之出現了甜水巷』這種有好水的地方,也有專門賣好水的水車。
螨清皇帝之中,最會享受的乾隆,不吃城里的井水,而是專門派人每天從玉泉山上拉水質清甜的山泉水來。
這些給宮里送水的車隊,就要從西直門進入京師城內。
守城的兵丁早已是習以為常,打著哈欠等著車隊入城。
「噠噠噠噠~~」
清脆的馬蹄聲,從城內的石板路上傳來。
城樓上的城門官打眼看過去,頓時手忙腳亂的扔掉煙槍,轉身向著城外的運水車隊大喊大叫。
「快快快~」
「閃開!都閃開讓路!」
車隊的人慌忙牽著馬騾向道路兩側避讓,一時之間人喊馬嘶很是熱鬧。
西直門內的道路上,幾騎信使急速策馬沖出了城門,直奔西北方向而去。
車隊內的眾人,頓時議論紛紛。
「馬上飛遞,四百里加急。」
「是站卒,這是軍報。」
「背著的是藍旗,得,地方上又出大事了。」
「這場景,看著像是年前洋州的時候~」
「這是奔圓明園去的。」
螨清朝廷的驛和站是分開的,站是專門用于軍報傳遞。
四百里加急,稱為馬上飛遞。
若是六百里加急,又或者是八百里加急,則是稱為飛折驛遞。
早在敗家子李隆基吃荔枝時期,驛傳就已經開始背旗幟了。
各種顏色的旗幟,代表著不同的意思。
紅色的旗幟,是捷報。
藍色的旗幟,則是軍報。
至于黃色的,則是皇權象征,通常用于上諭傳遞,或者是六百里乃至于八百里加急。
老北京們,看裝束與旗幟,就能推斷出來是什么事兒。
影視劇小說里,經常會出現六百里八百里加急什么的。
可實際上,地方衙門極少會用這個。
原因很簡單,只有在出現極為重大軍情的時候才能用。
表示地方上已經無力應對了,只能是請朝廷出手。
而這,就意味著地方衙門的人被視為無能,且必須背鍋。
正因如此,螨清前中期,基本上都是以四百里加急為主。
真正出現變化,是在太平天國席卷各地之后。
實在是扛不住的各地衙門,紛紛用上了六百里八百里加急,將緊急軍情像是雪片一般發往京師。
據說咸豐皇帝就是被這天天都有的軍情,給震撼的一日三驚,落下了病根。
西直門外,西北方向二十里,就是著名的圓明園。
圓明園始建于康熙年間,后經雍正乾隆等皇帝擴建,形成包含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圓明三園。
此時的螨清皇帝是愛新覺羅旻寧,既道光皇帝。
天光微亮,睡夢之中的道光皇帝,就被喚醒。
來的是值班的軍機大臣賽尚阿,軍報都是先送軍機處。
得知有緊急軍情送達,顧不上自己還在養病,簡單收拾一番就接下了軍報。
看完了軍報,道光皇帝只感覺頭暈眼花,一股氣堵在了嗓子眼。
他當了三十年的皇帝,對于官吏們的那套手法,早已經是看的透透的。
軍報上只說,天地會與拜上帝會在廣西多地造反。
潯州梧州多地失聯許久,反賊勢大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