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這貨還不挑食,但凡口碑稍好一點的店,他都千方百計打聽到,然后果斷拉著趙孝騫進店試吃。
趙孝騫快崩潰了,他雖然也很講究美食,但絕不至于如此令人發指,尤其是大街小巷的到處跑,人都快累死了,活了兩輩子,他陪女人逛街都沒如此辛苦過。
可是,誰叫他是蘇軾呢,趙孝騫只能忍了。
不過蘇軾邀請他參與的宴會,趙孝騫還是果斷拒絕了。
上次提醒蘇轍的話,或許蘇轍聽進去了,但蘇軾肯定沒當回事。
這幾日蘇軾白天拉著趙孝騫尋找美食,晚上仍一如既往地跟文人故交們聚會飲宴,完全不在乎別人如何看他。
或許在蘇軾的眼里,他不過是一個被貶謫的官員,與曾經的故交見面飲宴,算不得多大的事。
或許在他的認知里,大宋還是那個寬松的政治環境,朝堂上縱是與政敵翻臉,也不過是被貶謫千里,斷不會要人性命。
可惜,蘇軾久未回京,他的認知已落伍了。
如今的朝堂,新黨當政,黑化的章惇雄視廟堂,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寬松的講究君子政治的大宋朝堂了。
回京后的蘇軾頻頻與昔日的舊黨故交們聚會,終于惹出了麻煩。
當天夜里,魏節來到楚王府,向趙孝騫稟報了一件事。
御史中丞黃履,侍御史來之邵,中書舍人林希,三人密謀參劾蘇軾,罪名是聚黨謀私,謗君欺名。
皇城司主要的職能是監察百官,尤其是汴京城里的百官,理論上,京城所有的權貴官員都在皇城司監察名單上。
所以皇城司能探知如此隱秘的消息,趙孝騫并不奇怪,三人密謀參劾蘇軾,他也不奇怪。
都在意料之中,蘇軾回京后的種種作為,確實有些高調了。
不過密謀參劾蘇軾的人,倒是令趙孝騫有些意外。
御史中丞,這官兒可不小,據說這位名叫黃履的御史中丞,也是章惇親手提拔上來的。
新黨當政,章惇拜相,趙煦欲以新黨取代舊黨,朝中空置許多官職下來,章惇本來就有權力組建新的內閣。
御史臺的一把手親自參劾,也就蘇軾有這個面子,值得一把手親自出手了。
可以想象的是,御史中丞親自上疏,可見奏疏的分量有多重。
奏疏一旦遞上去,無論是新黨黨羽,還是意欲攀附的官員,都會紛紛上疏附和。
蘇軾縱是有文壇領袖的光環護身,這次不死也要脫層皮。
文壇與廟堂,完全是兩個世界,新舊兩黨之爭本就是你死我活,章惇若真決定對蘇軾下死手,以蘇軾的地位和官職,是不可能輕松免罪的。
聽完魏節的稟報,趙孝騫神情漸漸凝重。
這道坎兒有點深,蘇軾怕是不容易過。
知道當年章惇與蘇軾的私人恩怨后,趙孝騫就一直在猜測,猜章惇會不會對蘇軾動手。
此刻他終于得到了答案。
黑化的老章終究還是下手了,他不會輕易放過蘇軾。
或許朝廷召蘇軾回京,本就是陰謀的開始。
拜相掌權之后的章惇,要用手中的權力了結當年的恩怨。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消息確認了?是章惇授意的嗎?”趙孝騫問道。
魏節搖頭:“不確定是不是章相公授意,但黃履,來之邵,林希三人,皆是去年由章相公提拔上來的,下官猜測,應該與章相公脫不了干系。”
趙孝騫嘆了口氣,道:“這老貨,對舊黨如此趕盡殺絕,他是真不打算給自己留一點退路啊,將來告老還鄉時,就不怕莫名其妙死在路上嗎?”
魏節遲疑了一下,道:“郡公難道打算插手此事嗎?這三人在朝堂的分量,還有背后的章相公,郡公若插手救蘇軾,恐怕會與章相公甚至所有的新黨官員結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