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黨是國禍。
大宋這數十年來的積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朝堂黨爭不止。
黨爭,亡國之道。
所以歷史上趙佶即位后,北宋果然亡了。
章惇拿出的這份名單,全是新黨官員,這也意味著新的朝代下,章惇對舊黨的打壓排擠將會更狠。
如果朝堂上所有的舊黨全消失了,那就不存在所謂的“黨爭”了。
這大概便是章惇的邏輯,拿出這份名單,多少帶了幾分試探趙孝騫的小心思。
如今的趙孝騫,站在皇帝的立場,大約理解了趙煦為何明明推行新政,卻還要在朝堂上刻意留一部分舊黨官員。
皇帝是不會允許朝堂上某個黨系一家獨大的,朝堂的陣營必須要有制衡,必須要有互相敵對的勢力,皇帝才能居中平衡,坐穩位置。
今日這股勢力大了,人也飄了,那就適當敲打一下,拉攏提拔另一股敵對勢力。
這是帝王術,沒人教過趙孝騫,但他懂。
見趙孝騫皺眉盯著這份名單,章惇察言觀色,心中也有些惴惴。
不錯,他確實是在試探,新君即位,作為當朝宰相,他首先要弄清楚這位新君的心理底線在哪里。
拿出這份名單是個不錯的試探理由,若是趙孝騫反對,章惇便立馬道歉,承認自己思慮不周,回去再參詳一番。
如果趙孝騫二話不說批準了這份冊封名單,那就說明未來的朝堂上,章惇可以放開手腳大肆打壓舊黨,直到把所有的舊黨都排擠出朝堂。
短短一瞬間,君臣在心理上各自博弈,玩弄心思。
收起這份名單,趙孝騫將它塞入懷中,笑吟吟地道:“有勞章相公了,這份名單我回去仔細參詳,看看是否需要修改圈點,容我一兩日再給答復如何?”
章惇臉上帶著笑,心中卻陡然一驚。
趙孝騫的話沒問題,說得非常客氣,給足了宰相面子。
但是,章惇注意到趙孝騫剛才的稱呼。
他稱呼自己為“章相公”,這是比較官方且公事化的稱呼,宰相嘛,當然要稱呼“相公”。趙孝騫還沒登基,自然要叫一聲章相公的。
可就在拿出這份名單之前,趙孝騫分明已改口叫他“子厚先生”,這可是帶著個人感情味道的親切稱呼。
不到半個時辰,趙孝騫對章惇的稱呼改了又改,這里面的信息量可就大了。
旁邊的太后和群臣似乎也感覺到氣氛不對,頓時盯著二人的表情,試圖從中看出端倪。
很快,章惇的后背滲出了一層冷汗,臉色愈發不自然了。
剛才那一刻,趙孝騫已敲打了他,別人看不出來,他卻很清楚。
趙孝騫肯定是對這份冊封名單不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