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懂得進退。
趙孝騫爭位,章惇可以算是出力最大的功臣,二人之間屬于同盟關系。
趙孝騫要的是皇位,章惇要的是新政繼續推行,新黨繼續存在,而他這個宰相,自然也要繼續當下去。
大家都有共同的利益訴求,所以同盟成立。
但同盟歸同盟,章惇想要試探趙孝騫的心理底線,那是另一碼事。
不是說因為同盟我就要讓著你,事事向你妥協。
趙孝騫既然已代入了皇帝這個角色,那么看待章惇的目光就不再是同盟,而是君臣。
你一個臣子,在皇帝面前玩這種心眼兒,你覺得合適嗎?
于是在被趙孝騫含蓄地打了臉后,章惇立馬懂事了。
事實上,他已試探出了趙孝騫的心理底線。
盡管趙孝騫還沒登基即位,可皇權這東西已成了他的逆鱗。
比如冊封功臣名單這件事,其實已算是章惇僭越了。
你一個宰相,當著皇帝的面大肆冊封黨羽,屁股歪得這么徹底,居然還好意思把這份名單拿出來給皇帝看,是在把皇帝當傻子糊弄嗎?
趙孝騫不軟不硬,話里已將這份名單徹底作廢,并且提出了自己覺得應該封賞的人。
值得玩味的是,趙孝騫親自決定封賞的人里,有一大部分是燕云邊軍里的將領。
這無疑是新朝的一個明顯信號,皇帝要漸漸改變大宋重文輕武的國策,慢慢提拔武將和士卒的地位和待遇。
一個怯懦,心虛,沒有自信的帝王,才會如此害怕和提防武將和軍隊。
趙孝騫不害怕,可以說,軍隊是他維護統治的基本盤,未來的歲月里,他還要靠軍隊北伐,滅亡遼夏,完成華夏統一。
不把將士們的心焐熱了,人家肯為你賣命嗎?
這便是趙孝騫決定封賞一大批武將的用意。
別喊什么忠君報國的虛偽口號,當老板的直接上干貨,要么給錢,要么給官職地位。
至于章惇呈上來的冊封名單,趙孝騫終究還是給了他面子,允許他挑十個新黨朝臣出來冊封。
這是純粹的人情,并不是說這十個人對他奪位成功做了多大的貢獻,只是新老板剛上任,給手下的高管一個客氣的見面禮,僅此而已。
此舉既維護了宰相的顏面,同時又敲打了他,恩威并施之下,章惇在散了朝會后才老老實實私下向趙孝騫主動道歉。
趙孝騫仿佛什么都沒發生過似的,一臉的迷茫。